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美 《大学生》2013,(11):48-49
正林波有了喜欢的人,韩笑也有了喜欢的人。在这乱纷纷的毕业季,正在上演多少分手和离别?过往的心事已经有了答案,韩笑只是多了些感慨:得知自己曾经暗恋的人那时也暗恋自己,这感觉真的好微妙。"老师,论文要写多少字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我并不反对那些坚持着自己理想的人,有些理想实在值得为它坚持一生,可是,一生也并不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在人生的长路上,有多少值得停留的时刻,有多少值得去试探去开启的门!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自以为完美,那位隐身的造物者就会打开门来捉弄你。你用"太完美了"评价自己,你的幸运就会gameover(完蛋)。我曾经是一个苛求完美的人,苛求自己也苛求别人,还一相情愿地认为那是一种美德。直到四十岁的一天,我来到法国卢浮宫,看到了一尊雕像——美神维纳斯。看着断臂的维纳斯,我觉得有点儿遗憾。导游告诉我,曾经有好多个方案要为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民间传说和魔幻影视剧中,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窍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民间传说和魔幻影视剧中,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窍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一些"灵异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特异功能",是灵魂可与肉体分离的最好证据;也有人说,  相似文献   

6.
如意与遗憾     
如意与遗憾杨林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渴望自己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这种想法似乎无可非议。但事实并非都如人意,因为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这个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的一切都不可能完美、不可能尽如人意。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  相似文献   

7.
大恩  矍华 《阳光搜索》2005,(1):42-43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不错,我们在饭桌上就可以看见最典型的中国人:右手拿副筷子,左手捧着只瓷碗,鼻子尖在酸辣汤里。中国人说起国家或者自己家里有多少人所用的量词是“口”,也就是吃饭的嘴。如果眼睛看见了米,就可以安心养神,“眯”着眼睛笑了。至于肚子,  相似文献   

8.
沈丽新 《师道》2013,(1):4-5
记忆真是靠不住的么?我们都曾经是儿童,都曾经是在校学生。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在我们的学子生涯里,或多或少,都曾被轻慢、被误会,甚至被伤害。那时的我们,有过多少惶恐、忧伤与痛苦?为什么很多人成年后,或者成为教师后,都不可避免地对孩子复制那些轻慢、简单粗暴以及伤害呢?真的就淡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儿童么?  相似文献   

9.
人造人——由人造出来的人,集合了很多的人类优点,几乎接近完美———是多少代科学家的梦想,以前人们曾听说这个想法,觉得真是太天马行空。但今天,这一很有些穿越的想象,曾经的科  相似文献   

10.
笑一笑自己     
生活中会有许多使你笑神经兴奋的笑料,比如遇到称心的事情,看到幽默的表演,听到风趣的俏皮话,都会使你面露笑容甚至捧腹不已。笑别人的弱点、缺陷似乎更是某些人的拿手好戏,然而,还是睁眼瞧瞧自己,盯着自己的可笑之处哈哈大笑吧!米·普里什文的《大地的眼睛》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你想笑出眼泪,笑痛肚子,笑倒在地,还是经常笑自己吧。”人,不总是完美;生活,不总是鲜花。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管自感春风得意还是悲叹失望,记住:笑一笑自己。笑自己,就是直面自己的短处。多少人,曾经迷惘过去时、失落过,但却不曾找机会剖析自己,修补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大家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其实,对于英语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丫丫说法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丫丫说法”也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了。曾经,有多少花季少年因为不懂法而误入歧途,身陷高墙;曾经,又有多少单纯少年因为不懂法,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依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相似文献   

13.
在浩瀚的时空中,一年的光景恍如流星划过天空,仅是一瞬间,是微不足道。但于我们的人生,却是重要的,一日日积累的,无法忽视的。我们会回想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有多少事发生了,有多少人路过了,又有多少事是永远铭记的,有多少人需要一路感谢的。而陪伴在我们身旁,  相似文献   

14.
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最受欢迎的是哪一首歌?大家一定会回答:《我的中国心》。当年,它曾经飘出多少家的窗口,曾经哼唱在多少人的口中。这首歌,原汁原汤是香港人创作的。歌手是张明敏,作曲是王福龄,作词是黄霑,全是香港人。好一颗香港的中国心啊!有了这颗中圆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心中一样重。有了这颗中国心,中华民族的声音,就一起在血管里奔涌!渐渐地,我知道了这首歌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们的终极追求。大多数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让孩子幸福为理由。对于幸福的解释,版本很多,可以说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个版本,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幸福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生命随想     
今天何老师无意间捡到一个鸟窝,他兴奋地给我们看,说是这中间蕴含着生命。我们很惊讶!惊讶之余,我开始认真观察这个鸟窝:它是棕色的,仿佛古时候的碗,由杂草、枯树叶、一小条包装袋上的丝,由鸟妈妈用自己宝贵而又稀少的、粘乎乎的唾液组合而成。从这别致的鸟窝里面,我可以想象到鸟妈妈曾经付出过多少天无微不至的关怀,曾经在这里给过自己的宝贝们多少叮嘱。哦,这当然是爱,本能的母爱!这份爱不禁让我想到许多……一天晚上,我在灯光下做作业,一只小飞虫落在我的笔杆上,我一伸手,抓住了它,它奋力地拍打着双翅,几条腿在空中乱蹬。我明白,它是为生…  相似文献   

17.
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然后再用。大作家雨果对此的理解是:巴尔扎克是在用有缺口的杯子来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写下去。后人评论说,人都应当追求完美,但追求完美不  相似文献   

18.
枫桥随想     
我不知道它曾经有过多少辉煌,也不知道它曾经有过多少沧桑。也许它曾经家喻户晓,扬名四海;也许它根本就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那又何妨呢?枫桥,你为自己而存在,为自己而生活。”毫无疑问,文明的足迹已踏遍枫桥的每一寸土地,文明的春风也吹遍了枫桥的每一条河道,这不是一个荒蛮的时代。但也毋庸置疑,枫桥并没有惊天动地的繁华,如上海滩般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夜空,  相似文献   

19.
民国以来的中国历史学界是曾经有过一个传统的:严肃史学研究领域绝不对大众史学的普及置身事外,中学历史教学界也绝不放弃自己对于史学研究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吕思勉、顾颉刚等诸位先生是曾经如何热忱地投入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里去的;年长一些的人大约也还能记得我们建国后的各大高校历史系的教授有多少人是中学历史教员出身。这样的血脉相连不单是使我们的史学界留下来诸如《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这样的瑰宝,尤其重要的是,这使得我们的历史学在许多年里一直是一门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活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遥想荆轲     
正在易水边捧起燕酒的荆轲脑海里半红半黄。红色的是几个月前田光自刎时喉头间的鲜血,黄色是少年时油灯下泛光的书简。曾经在多少个深夜里秉烛读书,曾经踏遍了多少大山大河……他登上卫国残破庙堂的台阶,希望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来到盖聂、鲁句践等人“论剑结支”的高台下,渴望寻求志同道合的知己。也许他的理想是成为像张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