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子》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属人格道德修养论,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及形成具有修养方面的相似性;曹丕“文气”论研究作家气质及个人修养与作品表现出的风格的相关性;韩愈要求写作要以气为先,此气为文章气势和作者胸中的儒家之气;苏辙的“文气”说包括个人内在修养、个人处境阅历,这是形成作家作品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文气说浅析     
传统的文气说认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风格高度同构。这种界定认为文气是作者的人生人格在作品的美学呈现,人品即文品。关于文气的具体内涵存在作者人格形成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争论。传统文气说混淆了作家人生人格和创作人格的界限。章学诚的文气说发现了创作人格的层面,从而弥补了传统文气说的重大理论缺陷。他所谓"临文主敬",不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具体的创作时人格状态的控制和调整。这说明他认识到创作人格的存在,而且还主张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创作时的在场性。其缺陷在于未进一步揭示创作人格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双重层面。  相似文献   

3.
"美育"一词,古巴有之.然而作为现代意义的"美育"一词.则是西方舶来品.德国诗人席勒最早使用,曾留学德国的蔡元培译介到中国.国学大师王国维深入研究.全面挖掘探索意旨,使美育逐渐深入人心;教育家蔡元培在民国初登高疾呼,大力推进美育的实施,终于使美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论史上 ,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 ,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 ,历来有争议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 ,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近30年来有关“文气说”研究的渊源论研究,内涵研究,价值论研究,美学意蕴研究,理论演变研究,综论研究等诸多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和概述,以期为日后曹丕“文气说”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观念而存在,曹丕首次把"气"引入到文学创作领域中来,而后在刘勰、韩愈、苏辙等人的补充下不断得到完善.从现代学术的视点出发,对"文气说"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是十分必要的,阐释其在指导文学创作和品评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实践价值,从而为当代文论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论史上,曹丕第一个用哲学概念中的“气“探索文学现象和评价作家作品,阐述了“文气说“.关于“文气说“,历来有争议,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它,现从哲学与文学来源、深刻内涵、艺术渊源和美学意蕴等方面对“文气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摆手舞源流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今学者关于土家族摆手舞起源的三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辩论,继而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演变和源流重新考证,认为土家族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祭天祈年,后又与楚文化交融,逐年演变成当今的摆手习俗。  相似文献   

9.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异于西方文论及现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曹丕首开先河,引“气”而入文论,建立文学主体论。以“气”贯通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体系,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来看 ,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 ,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 ,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 ,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总的来看 ,儒家以“诗教”理论为准则 ,道家以“自然”性追求为宗旨。两者交叉发展 ,左右中国几千年文学批评的发展 ,而真正文学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则是以曹丕的“文气说”为开始标志的。这一理论从作家个性、创作风格、文体选择、文学客体、文学价值甚至文论本体等方面做了符合文学客观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宗师是在地方上设置的掌管宗室事务的官员,它是在掌管皇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宗正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宗师一职并非唐初始置,且宗师一职虽然称呼相同,但其地位与权力,历代各不相同。本文就其历史渊源及演变情况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12.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统文论史上,把哲学之"气"引入文学理论,以"气"论文,始于曹丕。后来刘勰、韩愈、苏辙、等人对此都作了论述,他们不再是空泛地讨论文学,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问题,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承传和变易的特点。但不论何种性质的气,它都是人的一种活跃的生命力,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的体现。"文气"说经过数代文论家的继承和革新,其内涵渐趋完善,至桐城派已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孙鸿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46-48,52
曹丕“文气”说的提出,既昭示了魏晋个体意识的觉醒,又昭示着魏晋审美意识的自觉。本文从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文化基础等方面探讨文气说产生的背景,并以此进一步探讨文气说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超"由动词语法化为副词在南北朝结束.这一过程中,"超"开始独立作谓语,后进入动宾结构和联谓结构,成为语义重心,化为形容词;再后来"超"与形容词组合为联合结构并逐渐化为副词.现代汉语"超"没有作为副词这个义项,目前兴起的副词"超"既是语言继承也是语言创新.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注释家主刘勰虚静说源出老庄,王元化认为<荀子·解蔽篇>的"虚壹而静"才是其渊源.最近,青年学者李金松博士等著文,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原有材料进行了新的阐发和解读,对王说提出不同意见,维护传统观点.本文认为李文的分析方法和认识见解有欠缜密.笔者赞同王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东方"神创艺术"论、"神创艺术"的基本观点和"艺术要表现出神气和神的无限性"等3个方面,论证了东方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朱军  江海珍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54-55,92
文章讨论中国古典风格理论的民族特色。"文气"论是古典风格理论的主题形式,"譬喻"是文气风格论的民族艺术手段,"风骨"则体现了文气风格论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8.
"政治乃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一伊斯顿式定义的弊病在于回避了"政治合理性"追问;事实上政治的必要性在于担当了保护功能.该文从发生学视角论证了公共权力乃人类共同体安全与秩序需要的产物,从而说明了政治的本质在于安全与秩序的保护;并分别对政治安全理念与政治秩序理念加以学说史的梳理和印证;最后阐明对政治的理解回归"保护理论"的意义:政治研究必须把握政治的本质,并拒绝对政治现象作简单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起源问题是人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历史语言学家所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围绕着语言源于进化的观点出现了三大派理论:Pinker的达尔文主义渐变论;Bickerton的语言起源两阶段论;Aitchison的"语言篝火论".这三大理论各执一词,互不相容,本文予对此三大理论进行介绍,同时说明Aitchison的进化观点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大差异班级的概念以及大差异班级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着重阐述了大差异班级教育的内涵、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教育模式和实施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