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资源的基本状况,提出为加强莫旗经济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生态立旗为主要战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示范区,促进莫旗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莫力达瓦。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年~2018年赤峰地区12个旗县区14个国家气象站逐年无霜期、≥10℃活动积温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基于GIS技术对大豆各区划指标进行网格推算并予以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赤峰地区≥10℃活动积温升高了218.31℃,无霜期延长28d,热量条件的增加导致种植带北移。赤峰地区大豆种植可以划分为不适宜、较适宜、适宜3个气候种植区,为赤峰地区大豆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种植面积排名前10位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大麦、高粱、棉花、干豆、黍类和油菜,它们的种植面积占了人类耕地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我省各地都有种植,平原地区分布较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布较集中的产区有五大连池市、北安、黑河、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20世纪80年代后,历史上的大豆主产区仍保持较大比例。近几年在原来种植大豆较集中的地区逐步形成了几个面积较大、产量较高、有影响的大豆产区,由于种植的区域化,大大提高了产区内大豆的商品流通,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大豆良种和商品大豆供应市场。本文重在分析我省大豆栽培效益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大豆种植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阶段,大豆在全国都有种植,而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非常大,可谓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具有广泛的食用、药用以及营养价值,深受广大人们的欢迎,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省大豆的种植品质和产量,本文就大豆种植的价值、影响因素、种植技术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省广大豆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其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有了极为重要作用,因此,大豆产量提高对于农民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针对大豆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大豆种植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发展大豆种植和加工业前景良好,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后,世界大豆加工重心正向中国转移,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中国大豆种植业和加工业,正面临一个历史发展的有利时机,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大豆加工中心已势在必行。黑龙江省省级龙头企业一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哈高科集团投资3.3亿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建成的现代化大豆精深加工企业。三年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面积土地开发与水资源有限、粮食安全问题与种植业经济利益驱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剧,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种植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根据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粮食安全等因素,结合种植业发展重点,提出四个发展方案,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高自给率低投资的种植业发展方案,既能满足一定的粮食自给率要求,又不过多增加节水灌溉投资费用,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可视为种植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方案。根据该方案,2020年种植业总面积应控制在84000hm2左右,粮食、经济作物、果园种植比例为26∶56∶18。从目前情况来讲,应通过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果园节水灌溉、减少果园大田种植等提高粮食自给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节水灌溉改造费不应超过种植业总产值的3%,以免造成投资过剩。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农业经济产品之一,大豆是重要植物蛋白来源,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含赖氨酸较高,其籽粒的脂肪含量在20%左右。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为提高大豆优质产量,提出选择优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增强抗逆性外,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大豆优良品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获得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产地。大豆在粮食作物中,比价应处于明显的优势,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的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豆面积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地也就打乱了原有的正常轮作顺序,重迎茬面积越来越大,给大豆生产乃至整个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种植业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北方的黑龙江、南方的海南岛以及东西部山东半岛和新疆天山山脉都是种植大豆的重要基地,大豆这种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市场潜力巨大,种植区域广泛,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夏季与冬季的温度相差明显,在大豆种植方面需要具有结合地方气候其他选择种植方式,针对北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耿秋颖 《中国科技纵横》2014,(9):285-285,290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实力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我国在农业、种植业上的发展,更是获得了飞跃性的进步,我国对大豆密植技术的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豆密植技术从国外的引进和发展,我国的大豆密植技术也获得了不小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大豆产量得以提高和增加,丰富了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大豆密植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并且也简单的谈了谈如何发展我国的大豆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农作物经济产品之一,是农民种植致富的好项目,为提高大豆优质产量,提出病害防治措施,使其实现大豆的高产优质,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在不断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部分主要的大豆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窄行密植技术、三垄种植技术等,本文还介绍了土壤管理、病虫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产地。大豆在粮食作物中,比价应处于明显的优势,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的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豆面积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地也就打乱了原有的正常轮作顺序,重迎茬面积越来越大,给大豆生产乃至整个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种植业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能用于食用、榨油,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国家农业方面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豆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大豆田的杂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豆的种植生产,大量化学除草剂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工作,存在许多的问题也有大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大豆田的化学除草剂应用、问题、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大豆生产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凤新孙福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大豆是辽宁省传统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我省目前大豆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大豆生产技术,提高大豆生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大豆属于转基因大豆品种,我国已大量进口,但没有开放种植。本文结合我国除草剂大豆种植现状,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决策的因素做出研究分析,主要从大豆市场的分类选择、消费者购买意愿、国产与进口种类自由选择、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保证及生产者的自由选择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讨论抗除草剂大豆种植决策问题。在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和食用危险性没有明确证实的情况下,抗除草剂大豆种植的推广是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发展的尝试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陕北种植业土地利用与农业投入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彤  江源  宋阳  和克俭 《资源科学》2005,27(4):56-62
本文在论述农业投入与种植业格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基础上,以近50年的农业种植及其投入数据为依托,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陕北种植业格局的空间差异,以及延安地区种植业格局的时间演变,并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空间范围内农业投入与各类作物之间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研究区北部种植条件较差,农业生产相对落后,表现为完全种植粮食作物,整体农业投入极少;研究区南部种植条件好,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量较大,农业生产发达,农业投入主要倾斜经济作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区种植业格局有待改进,经济水平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增加对经济作物的投入.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政府应当引导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多渠道自主就业,增加农业以外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大豆在我国的种植极其广泛。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和食品营养专家认为,利用大豆蛋白对解决我国人民的平衡膳食起到了很大作用。大豆中蕴含35%~40%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牛奶和鸡蛋蛋白相近似,比肉类蛋白还要好。大豆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特点是赖氨酸含量丰富,蛋氨酸含量低些。而谷类蛋白质则相反,赖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