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在上科学课时,总是忽视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忽视科学知识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学科的关联。除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关联知识进行整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作出正误判断,否则,科学课堂上所进行的讨论中,学生们总是忽视科学教育中与科学、科学知识、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种族、历史和文化有关的相关议题。英国目前提出了“有价值的课:将社会学内容融入学校科学教育课堂”报告,意欲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对科学知识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种族等知识,进行课堂讨论。英国威康信托投资公司(WellcomeT…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我国古代,韩愈指出师者为“传道、授业、解惑”。现代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  相似文献   

3.
学案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科学学案是科学教师根据科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知识建构而设计的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和后实证主义的兴起,科学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地位及科学与文化关系日益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主题。文章致力于探讨后现代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广泛的社会、政治和科学理论背景;分析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主要内涵;并从现代与后现代的讨论中引发对科学理性与人类“生活世界”的关系及对科学知识文化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诟病,转变教学模式,培养综合性的素质性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传统小学科学授课中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主要教学模式将师生幽困在封闭和狭小的空间内,不利于师生眼界的开阔,也会泯灭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授课整合起来,不但使教师接触到的知识增多,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发展,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作为物理教师,如果没有一种符合时代的科学本质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错误。文章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物理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教材知识、知识讲授、教学模式、教学用语,以及对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学习课程内容过程、思维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的说明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库恩的研究把科学哲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学和史学范畴,科学哲学由此步入后库恩时代。库恩之后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稍晚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深化和延伸。上世纪末兴起的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学哲学,它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描述性。  相似文献   

8.
自文艺复兴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迅速发展,两者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虽然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一直处于分裂与对立局面,但趋势正朝协调、融合方向发展。美国新一代科学哲学家劳斯的科学知识/权力理论,将科学知识与权力融为一体,在关于知识、权力关系上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之意识形态蕴含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科学观是理性科学观,科学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拒斥,形成相对于其他文化形态的认识论优势地位。而这种祛除了意识形态的科学观受到来自学界的各种质疑,并说明:科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历史发展过程、社会设置、社会力量,还是科学家的心灵归属,都具有意识形态蕴含性。如何合理对待二者的关系,文章认为:①理性为科学之本,科学知识层面、发展模式层面、社会运行层面及科学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渗入是有限的;②科学并非是超然的理性之思,其主体的、文化的、历史的、竞争的特征,成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相交的基础;③人类社会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科学无法超越其"工具"宿命,意识形态式的关怀必不可少;④科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的辩证场域。  相似文献   

10.
一度被看作是文明的道德力量和人类尊严的最高表现的科学,现已日益被当成一种技术。科学藉以获得崇高地位的基础是知识,假如它同知识分离,社会便会力图将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作者在此试图分析的,正是这种颠倒局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的光辉引领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人类不断深化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为重要标志的、丰富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科不但是科学知识的基本的单元,同时也是科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每一科技,必须研究并把握学科内部运作和社会运作的机制及规律。我国学科体系系由西方移植而来,学科制度的跨文化移植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观念之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也许出校门不久就会遗忘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些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等,却会使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体验。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作业的优化设计,使其起到更大的效益。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科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谈点粗浅的认识,旨在抛砖迎玉。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科学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庄可 《内江科技》2006,(1):94-94,8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要养成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5.
强亦忠 《科协论坛》2006,21(5):24-25
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客观世界,探索真理。科学本身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4个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科学知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方法是探寻客观事物规律性的途径、手段,科学思想是科学的意识反映;科学精神是尊重客观事实、崇尚人类理性的态度,是科学思想、技术知识体系的灵魂。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家的良知中,内化在科学方法中,凝集在科学思想中。渗透在科学实践中,它给予科学和社会发展以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松 《今日科苑》2011,(21):74-76
<正> 顾名思义,科教片的意思是指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全称"科学教育片",是传输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传授工艺方法,为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服务的电影类别。近年来,在电视节目形态中,电视专题门类又分支出了科普专题的门类,进一步细化丰富了电视产品种类,用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原理。电视科普专题片既不同于电视专题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源及其物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兆良 《资源科学》2001,23(4):14-20
分析论述了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出的关于相关对象的意识形式。知识资源是人类智力新发现和创造的,用一切形式表现的,经物化可以带来财富的新知识成果。知识资源可分为科学知识资源、技术和知识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不断物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带来了物质资源的节约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科学知识资源要立即转入定向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技术知识资源必须快速有效地产业化。而技术市场是实现技术知识资源扩散和产业化的重要桥梁,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是激励知识创新和技术知识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顾昕  郭凤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7):1153-1160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科学传播。传统的科学传播是“赤字模式”,旨在通过科普以填补公众在科学知识上的赤字。这种模式割裂了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对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要求高而时效性要求低,缺少科学界与公众的对话。这种传播模式的缺陷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中显露出来:科学家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科学传播的相对忽视,影响了科学界对政府和大众决策所需知识的供给;在有限的科学传播中,科学用语与社会语言的隔阂,引发了大众对疫情风险的误解。因此,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科学传播从赤字模式向对话模式和知识共同生产模式转型,融合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在传播中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科学情境的差异,实现及时和有效的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19.
科学思维的教学比科学知识的直接授予更重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要学会科学的思维,然后才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思维决定学生科学发展的高度,科学知识奠定学生科学发展的宽度。我们不能说哪个更好,但是,我们既要给学生思维,又要给学生知识,让他们两只脚走路。本文着重科学思维训练,从多方面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刘一鸥 《科学学研究》2019,37(3):392-398
人们一直秉承这样一个传统:科学知识由专家创造,并且经由专家的把关之后传递给大众。维基百科的出现,使得公众得以规模化地进入科学知识的生产领域,由此开始刷新以往专家驱动的知识生产史。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科学知识传播的认知进行反思,指出在颠覆专家授予知识的传统上,媒介变革所推动的知识民主意识和世俗化的科学形象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且维基百科的社交媒体属性对知识社会建构提供了保障,使异质共同体参与科学知识生产得以可能。同时,也有助于科学反思自身,调和科学与公众在知识传播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