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坚持理论灌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为提高灌输效果,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探究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反应.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课前的直接准备与平时的间接准备;巧妙地进行理论灌输,在灌输目标上注重知与行的关系,在灌输内容上注重正与反的关系,在灌输语言上注重理与情的关系,在灌输方式上注重显与隐的关系,在灌输手段上注重一与多的关系;努力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相似文献   

2.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灌输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理论灌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为提高灌输效果,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探究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反应。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课前的直接准备与平时的间接准备;巧妙地进行理论灌输,在灌输目标上注重知与行的关系,在灌输内容上注重正与反的关系,在灌输语言上注重理与情的关系,在灌输方式上注重显与隐的关系,在灌输手段上注重一与多的关系;努力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苏泽宇 《教书育人》2013,(12):96-97
所谓正气,对于课程教学来说,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师德师风,还有这门课自身的先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明确的政治方向。在所有的大学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几乎是唯一能给学生留下如此第一印象的课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需要树立正气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门课却截然相反:第一节课的开宗明义方便操控,并且易于揉入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紧密,获得碰头彩的节点较多,往往是以精彩收场。但是,从第一章开始,知识点浮现,引申说明缺失,主旨阐述晦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要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优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秋季以来近3年的时间,笔者一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当然也经历了从法律基础课到基础课的转变。为了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达到开设基础课的目的,笔者借助于本文对基础课进行全方位地反思,试图揭示基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对其现有的真实状态进行客观地描述,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在此把其称为“原论”。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校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确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考核办法上应大胆创新,最终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开展“基础”课教学,使之不仅成为传播知识体系的课堂,而且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观念求新,教学目标求准,教学内容求优,教学方法求活,教学手段求实,考核评价求公.  相似文献   

8.
互动式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既符合课程特点,又是解决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互动式教学包括案例式教学法、参观型教学法和拓展训练型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追求,许多研究探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论著不乏卓有成效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的特点,探索专业针对性和适时性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现象,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铸就高尚的品格。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内外良好的育人环境。以达到"基础课"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由灌输走向对话。对话式的道德教育倡导关系思维、对话态度,又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德性的生成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自我转换,道德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是构建对话式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原则之上的理论灌输法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对所谓“灌输”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在正确认识这种质疑和批评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反思和检讨以往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积极改进方法和策略,以保证这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灌输的概念厘定,在中外教育思想中有着范畴和语义理解上的差异。内容和方法范畴内的灌输,“传递“输送”意义上的灌输理解似乎更符合中国的本土特色。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类型、学习观和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基本道德知识传递和输送中的灌输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否定和拒斥一切意义上的灌输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论争现象出发,通过考证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的发展史,在学理层面上探讨了造成灌输理论和对话理论论争的原因,提出应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灌输—对话理论关系,即"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必须倡导"。  相似文献   

15.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典教学方法,在今天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遭遇种种困境,其原因与当前灌输主体、灌输对象、课堂文化、师生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和新变化有关。游戏是打破主客对立,以自由、超越为内涵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参与并解放游戏者的主体精神,调动个人体验,达成共同建构知识的目标,这对摆脱灌输的困境、改进灌输的方法等具有借鉴意义。营造"游戏场",渗透"建构与解构并行的知识观"、以"游戏人"为培养目标,是游戏与灌输相结合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能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引导大学生独立面对大学生活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和提高“基础”课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法律专业课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二者在性质、设置目的、运行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提出了现阶段依托《基础》课开展的模拟法庭属于师生自选的实践教学形式,旨在提高大学生公民的法律素质。其形式应采取表演型的礼堂式庭审,选取大学生题材的真实案例,达到更大范围的普法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和性质,在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其课程目标定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和认知基础;关注社会热点,消解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过程;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充实更新.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呈现以下“不平衡”特征: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整体水平不高;研究主题较为全面但重点不够突出;经验性研究较多而学理性研究薄弱;微观性研究较多而宏观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20.
微课是以简短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网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手段。当前,微课在《思修》课的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双边活动、教学途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利于克服微课教学中的僵化和不足,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