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调查目的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以提高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为根本宗旨.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全体受教育者主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我们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基础学科的启蒙教育时,主要针对科学教育为主,无论在课上课下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启蒙性基础教育。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所以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针对性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还要不间断地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积极学习氛围,不仅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而且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科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个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遵循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理论考察,最重要的视角是政治哲学。推进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厘清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要梳理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全民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九个省市的城乡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后发现:小学生公民素养在整体上得分较高;小学生公民素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公民素养要高于男生的公民素养;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的公民素养要高于乡镇学生的公民素养;东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情况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但中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与西部地区小学生的公民素养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调查情况,为提高我国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加强小学生的实践训练,做到知行统一;克服性别刻板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公益活动是小公民成长的摇篮,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培育小学生的公共关怀情怀,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小学生的公民行动能力。但现今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少且形式单一,难以发挥公益活动的公民教育价值,因此应将小学生的公益教育规范化、常态化,丰富公益实践活动的内容,积极探索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开发基于教育性的公益活动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儿童由接受启蒙教育转为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媒体受众日渐低龄化的当今社会,开展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公民接触媒体的初期,就有计划地培养其高效、规范以及文明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这对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该研究以我国部分地区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了解当前我国在校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基础以及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世界范围内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借鉴,设计出基于公民教育视角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以期为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下,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小学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较少开展,小学生公民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公共精神,所以在当前新形势下,针对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实施刻不容缓。为了有效增强学校公民教育,体现教育针对性,本文认为应该首先从如何利用礼仪校本课程着手深入探究问题,为提升小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成效积极开发、管理、利用礼仪校本课程内容,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与责任意识。本文以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养成为目标,以课内外教学实践、网络教育为途径,深度开发了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礼仪校本课程,希望以此全方位深化小学德育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环保意识是当代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强,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把环保意识的启蒙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切实保障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对当前小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环保意识启蒙教育的推进工作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有利于小学环保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强国之路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之路的首要任务。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识,应从娃娃抓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小学教育阶段广泛施教。第一,要切实深入地在小学开展海洋意识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很多小学生只知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陆国家,并不知道我国还是一个海洋国家,有大陆岸线1.84万公里,亟须在小学生中进行海洋国土意识教育。要让小学生明白,我国国土资源包括陆地、海洋两部分,国之海洋是强国之本,这些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1.
李态侃 《考试周刊》2011,(44):190-191
通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步得到启蒙和张扬,越发听到他们以小公民身份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许梦娟  李进 《考试周刊》2011,(51):218-218
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话题,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它是一个核心问题。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国民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大致可以分为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信仰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因此培养小学生树立合格的公民意识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更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儿童由接受启蒙教育转为接受正规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媒 体受众日渐低龄化的当今社会,开展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公民接触媒体的初期,就有计划地培养其高效、规范以及文明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这对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该研究以我国部分地区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了解当前我国在校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基础以及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世界范围内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借鉴,设计出基于公民教育视角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课程目标,以期为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下,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毅  付涛  田勤 《四川教育》2012,(9):21-21
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加强公民意识,加快公民社会建设已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而基础教育阶段对儿童的公民意识启蒙和养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我校开始探索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构建适宜儿童公民意识培养的公共生活。本文重点阐述在学校雅文化和公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后勤管理更新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发掘校工优势,成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公民意识和能力,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教育一是要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能力,二是要使公民个体在公民意识的引导下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以体现知行合一.对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通过各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和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下面以中学哲学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公民意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实现。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和人性化教育的方法,把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构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切实改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1999,(9)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生中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很有必要。按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我校从整体上加强科学启蒙教育和科技活动工作力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一、利用学科优势,强化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贯穿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学科的“探究/研讨”法,无疑起到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民意识对学生正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有深远的意义。该文以暑期支教实践为案例,探索在临安山区顺溪的一所小学支教中将公民教育融入英语学习中,提出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公民意识教学的对策,旨在使小学生们正视城乡差距、贫穷差距。让他们懂得一定通过自身的努力,刻苦学习才能摆脱贫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公民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意义深远,然而,目前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提高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公民意识教育与传统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杨林 《高教论坛》2008,(2):16-19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公民教育呈现出教育对象针对性、教育内容社会性、教育途径多元性、教育环境开放性、教育背景世界性等特点。因此,在大学生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上要培养其自觉的公民意识,提升其公民的行为能力,确立科学的公民行为的评价机制,完善公民行为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