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成我国的创新人才的困局,既有应试教育的原因,也有人们社会人才概念的狭窄和人才评价手段的单一和匮乏的原因。因此,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虽然也有必要,但拓展人才成才的空间,给予人才更多的成长机会,才是改变人才创造力缺失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本质上是高考招生委托代理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深化和人才培养模武的改革,但也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要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建立"为国选材,唯才是举"的导向,逐步建立社会的诚信体系,建立优秀中学校长激励机制,加强对推荐过程有效的监督和结果准确的评价,建立推荐人承诺制和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15日晚,北京大学招办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中学名单和推荐名额。11月18日,第一位由校长向北大实名推荐的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产生,这位学生名叫匡超。那么,南师附中的校长推荐给北大的是一名什么样的学生呢?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被推荐给北大呢?校长实名推荐制究竟应该推荐谁呢?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育领域存在大量寻租现象,而实施"校长实名推荐制"同样存在教育寻租的潜在隐患.究其原因在于,寻租主体对于推荐制存在的利益"租"的追逐、制度设计存在的寻租漏洞和寻租主体的道德风险系数较高等方面.教育寻租影响教育的公平,容易引起教育的腐败,有很大的危害性.要从完善招生制度和减少寻租漏洞、加强程序透明公开和控制寻租路径、增加惩处力度和减少寻租利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降低寻租动机等方面入手,把教育寻租的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各地不断探索高校招生制度的形势下,北京大学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由于北大的特殊身份,这一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地看待北大这一改革"新政",对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入学推荐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美、日的入学推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及教育不公较为严重的大环境下,由于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北大推出的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自身隐含的内在缺陷等原因,这项制度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并且难以实现其"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初衷.要改变此种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并急需尽快从多方面对该制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从2009年7月确定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选拔具有特长的高中毕业生,反对之声不断.对"校长实名推荐制"进行政策合理性分析是回应和验证社会公众质疑的途径之一,也是说明它的可认同性和可接受性的依据之一.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的合理性:第一,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否以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福祉为目的,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政策是否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普遍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北大将在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浙江省内至少已有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杭二中校长叶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自2010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市重点中学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本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22010年、2011年录取到北大的约300名推荐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实名推荐制实行三年来的公平与效率做出评估,并通过与非推荐生群体的比较,得出推荐生群体在家庭背景、城乡分布、学业表现等方面的特征,以及获取学生群体对实名推荐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实行者和政策实施的对象。"实名推荐制"政策中政策制定者指教育部及其授权的北京大学;政策执行者涉及被批准有资格进行推荐的各位校长;政策的实施对象涵盖被推荐的优秀学生。特定政策的出台是利益分配的结果,政策利益主体有得有失,各方都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利益和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力求达到最佳平衡点,维持政策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于2009年11月,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改革制度,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北大推行这项制度的积极意义、公众对这项制度的疑虑以及由此激发的招生改革观念的大碰撞。提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必须把促进教育公平放在首位,才会取得公众的共识与支持,才能让这种制度走得更好更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一项新的高校招生政策,受到了多方关注和质疑。通过对"实名推荐制"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并以镇海中学为个案,分析"实名推荐制"的具体操作流程,以期读者能对"实名推荐制"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和质疑,在新制度主义看来,这跟其合法性不足有关.这种不足既源自于新政策与文化传统的内在紧张,也来自于政策制订过程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现实出发,尚可以通过推荐选拔过程的透明公开、调整政策的公共航向、落实后续配套政策等措施以弥补其公共性缺失,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由中学校长提议并多方论证,最后由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人们的关注和争议中完成了第一年的招生。这一制度的出台是基于北京大学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中国招生制度改革以及优质生源竞争的产物。制度的出台对于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人才选拔模式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及教育不公较为严重的大环境下,由于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北大推出的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自身隐含的内在缺陷等原因,这项制度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并且难以实现其"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初衷。要改变此种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并急需尽快从多方面对该制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高考改革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出发,还原了当初北京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基本考虑。作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探索,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并有效提升了高校不依赖于唯一分数录取学生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由中学校长提议并经多方论证,最后由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人们的关注和争议中完成了第一年的招生,这一制度的出台是基于北京大学国家化的需要,也是中国招生制度改革以及优质生源竞争的产物,它对于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人才选拔模式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招生改革不断深入,促进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和多样化。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其中之一,却遭遇了很多的阻力。实名推荐制是一次有创意的尝试,不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要以宽厚的态度对其多一些理性的认识,在科学操作的前提下,必定能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事件回放】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试点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39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面试合格的学生北京大学将降30分录取。此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国内高校实施自主招生政策下的一种有争议的改革尝试。本文从“推荐制”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揭示其与现有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匹配性,并结合分析香港、美国、日本的“推荐制”情况,取长补短、理性权衡,对国内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