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伶俐 《新闻窗》2009,(6):26-27
传播是人类进行相互沟通的最基本活动,它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传播的情境架构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互动与交流,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媒介活动。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传播中的情境架构关系,需要做出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阅读依托新媒介丰富并拓展了自身内涵,且具备公共性、复合性、社交性的显著特点。数字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行为的区别首先体现在读者身份上,哲学研究中的主体间性转向、文论研究中的读者转向、阅读行为中的实践转向共同组成了读者身份重构的历史线索。网络时代阅读场景的革新和阅读行为的扩展,共同实现了读者在阅读空间中的主体间性交往。  相似文献   

3.
演讲者和听众是演讲过程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演讲矛盾统一体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传统视角把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看做主客体关系,造成两者地位不平等,无法充分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演讲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试图从主体间性的视角,重新阐释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以此促进演讲活动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大学图书馆诸多关系的核心.构建主体间性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实现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文章尝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到读者服务工作之中,阐述了主体间性及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分析了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并提出建构读者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高校图书馆教育支持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积极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价值重塑、情感交流、践行德育、正身清心四个导向入手,通过有效整合馆藏资源、聚焦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构建思政教育空间、奉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举措,深入开展教育支持服务,从而有效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6.
朱晓莉 《传媒》2021,(7):83-85
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必要、有条件、有优势落实思政育人理念.可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巧设教学环节等方式,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内化于课堂教学,外显于学生成长,守好一段渠,种好教师自己的责任田,为党和人民培养可靠的新闻舆论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王莹 《编辑之友》2021,(1):76-80
媒介技术的变迁影响着权利关系格局的转变.新传播语境下新闻生产的逻辑由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向多元共生的主体间性转变.以主体间性为核心自变量、以新闻生产实践为因变量的新闻生产系统投影出四个展面:生产主体由社会被想象式的参与(传统主流媒体)到部分参与(UGC)再到社会全面大数据式加入;生产方式从"暗箱"到互动再到合作;生产内容从新闻到信息再到服务;生产的时空规律从时空的绝对性及排他性到空间的液态性与时间的兼容性.由此,主体间性在转变中得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在Web2.0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形成了社会化生产、职业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三者并存的状态。社会化生产包括公民讲述、官方发布两种方式,职业化生产则包括媒体复述、记者改写、记者代言、记者创作、记者策展等五种方式,智能化生产即智能生成新闻。这诸种生产方式促成了全体社会行为主体都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的这一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使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他"传播,转变为"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从而获得了新闻生产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传播学主体间性研究探讨世界的所有可以称为主体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交往等等的关系属性。跨文化新闻传播话语的意义可以从意识形态、社会化过程、话语形式、面子体系和文本间性几个层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过程中,数字传承人与文化遗产事项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又相互把关,在交流、对话与把关中践行着主体间性的内涵。遗产不是中心,数字传承人也不是中心,他们是消除了对立,处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地位的两个主体。这种消解了中心的双向交流与对话使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而要把这种双向思维落到实处,无论是遗产地民众、地方政府,还是数字传承人都应谨记文化遗产本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魏思廷 《图书馆建设》2015,(3):24-26,31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最初是仿效商业经营的理念而提出的,它在强化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读者对象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基于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图书馆应采纳"相互尊重,优质服务"的新理念。新理念不仅可以使图书馆内部各主体相互尊重,还可以促进馆员与读者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从而保障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过程中,数字传承人与文化遗产事项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又相互把关,在交流、对话与把关中践行着主体间性的内涵。遗产不是中心,数字传承人也不是中心,他们是消除了对立,处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地位的两个主体。这种消解了中心的双向交流与对话使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而要把这种双向思维落到实处,无论是遗产地民众、地方政府,还是数字传承人都应谨记文化遗产本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在编辑活动中,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需要,多元主体共存是编辑工作的新要求.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作者、编辑、读者是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平等主体,并通过主体间交往而实现视阈融合,理解是编辑主体间视阈融合的前提,对话是实现编辑主体间视阈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英丽 《新闻传播》2012,(4):198-199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作者与读者(受众)以文本为中介构成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间性视阈。作者和读者对文本进行阅读,文本作为被"客体化"了的主体进入对话关系,凸显了主体间的互动特征。经济新闻报道是以新近的有社会认知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图书馆价值评价模式有利于弥合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宏观层次理论研究不足,主客二元对立和多元价值冲突混乱等缺陷,是对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的宏观整合,致力于构建主体间性的和谐图书馆价值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孙红 《今传媒》2016,(12):148-150
审美同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审美方式的特有表现.二十世纪初西方出现审美主体间性转变,而审美同情在物我合一,间性交融的本体论层面的追求则体现了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中国书法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书者通过审美同情的方式对于被欣赏对象和创造对象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审美主体间性的活动.当代书法创作流于形式主义,出现审美主体间性的缺失现象.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创作的视域下解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并提出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艳霞 《现代传播》2022,(9):122-128
在日趋多元化,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主体性的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中的“二元对立”模式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主体间性”重要性的认识显得日益重要。“主体间性”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单一形式,强调通过提升学生主体性达到主体间性状态。与此相适应的是艺术教育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被重新解读,这为艺术教育“传播者意识”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梳理西方哲学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发展脉络,提出“主体传播者”概念,并从“现象体现”与“本质体现”两个方面对“传播者意识”的构建提出三种路径,以期能够更有效地唤醒“主体”之间重建交往的合理性,从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对艺术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合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间性视野下的编辑“六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六元"关系具有丰富的主体间性内涵,一是社会性交互主体内涵,二是主客体协同内涵.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认识编辑活动的"六元"关系,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正确协调处理编辑活动"六元"关系的需要,二是生产优秀定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畅 《新闻界》2013,(18):53-56
作为web2.0的应用新形式,微博使个体获得更多更广的传播权,"主体间性"模式得以建立,深受后现代文化和知识态度浸润的微博个体更注重自我表达的惬意性和无障碍性,并在这种特殊的工具里获得自我心理满足与群体文化认同。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变迁的梳理勾勒出微博主体间性的特征,以期为微博研究提供更深远的理论研习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