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2.
语言运用是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要巧用课文范例,善用课后习题,活用“语文园地”,辅用插图功能,找准适合的读写融合点,搭建言语实践平台,加强“微写作”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语言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并且,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重在运用”,一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角度应当重在运用,重在分析语言材料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二是指语文知识的学习应当侧重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等内容进行积极迁移,恰当地、合理地运用言语形式表达个性言语内容。提出“重在运用”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学习,“‘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规范,但是这一层次的学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学习目的重在借助他人言语经验和言语智慧获得启发,在公共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言语经验,恰当地运用个人言语表达和交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观照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凸显从语用角度进行动态建构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课程的任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从而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多年的品德教学,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促进言语与情感同构共存的根本途径。言语实践的本质内涵是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和语言为新的表达服务,用自己新生成的语言去感动自己,影响他人。言语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言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以提高。一、词句训练中的读写结合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时,不能脱离课文内容,仿离课堂教学目标.把语言训练与理解课文内容分割开来,而要以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为依据,相互结合进行训练,才能使理解与运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紧扣课文重点词语训练。在词语教学申,不但要使学生能借助率(词)典理解调又,还要使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学生的言语能力跟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言语能力薄弱的学生,不仅读写能力差,而且注意力分散,难以体会他人的话语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作出逻辑分析。相反,言语发展较好的学生,则能主动掌握自己的行为,能以词为中介,用一定的“语言指令”去探究教材,学习富有成效。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必须促进与体现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言语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有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7.
读写结合     
一、搞清读与写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区别是:阅读,突出一个“学”字,向课文学习,向作者学习,体现在对语言的理解,是自外而内的吸取,是了解别人的意思,形成的是理解能力。作文,突出一个“用”字,体现在对语言的运用,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表达自己的意思,形成的是运用能力。二者的联系是:阅读与作文之间是密切联系着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又促进了理解,理解为运用打好基础,但又靠  相似文献   

8.
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两大主旨。“理解”主要关注言语内容,即文本“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运用”则主要关注言语形式,即文本“是怎么写的”“是怎么遣词用语表情达意的”。“理解”的目的是学会阅读,学会获取信息,在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自然是十分重要;“运用”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学会写作,而使用语言(口头与书面)则是一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必备素质,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回归到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从而使学生获得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语用分析,是指对课文中语言运用情况的分析,它是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选作教材的课文,是一定的言语内容和相应的言语形式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语言综合运用的范例。语文教学既要理解“内容”,更要研究“形式”,即抓好语用分析。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受到教育感染,发展认识能力,而且懂得应该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真正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适应言语环境(语境)是运用语言的最高原则,也是进行语用分析的重要依据。构成“语境”的主要因素有:表达的话语中心(即篇章或语段的主旨)、言语主体的思想情感、言语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一定的上下文等。就一篇课文而言,篇章是一个大语境,组成篇章的语段又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语境;语言的各种成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综合运用,都要受到语境诸因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习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能够得意,更需要得言。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实践重在引领学生在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中习得语言;在精读感悟、品词析句中理解语言;在诵读积累、迁移运用中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原则。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笔墨”不仅仅指读书时要做适当的摘抄、笔记,还指读书时,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小练笔。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读写结合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运用的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林碧蓉 《教育》2014,(9):22-23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又是通过"写"来实现的。"读"与"写"是阅读教学两个不变的主题。教师应根据本学段的读写目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综合学生与教材、读与写、教与学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中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随机课堂练笔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江苏教育》2022,(81):72-7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语言表达特点,相机进行仿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老师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坚守自己的本真,语言训练,训练语言。”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而我们的往往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用于语言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被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学校推行的学案助学教学模式非常注重读写结合,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如何设计读写结合点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可以理解为"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及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以读引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种练笔属于专题式的单项训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又有文本阅读为凭借,因而学生容易上手,练习兴趣也较浓厚,是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理想途径.因此,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树立"阅读为作文服务"的观念,用教材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要使学生能读会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读和写既各有章法、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学生写文章,往往失之于笼统、粗疏,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读得少、读得浅、读得乱。文章要写得好,一定要读得好,吸收消化好。就写论写,捉襟见肘,是下策;以读促写,天地广阔,是上策。读的要求高一点,读得深入、广泛,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阅读教学重在学生的吸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阅读水平,在文学作品中了解新的写作思想和写作技巧。而写作教学重在学生的表达,使学生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法,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综合性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凭借教材,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