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条件下,思政课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用理讲好思政课”、探索有效的“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是当前思政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讲故事是思想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文章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运用“故事化”手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创新方法及其重要意义。为了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意愿和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环节利用现有课程建设基础,运用“故事化”手段,实现“会讲故事”向“讲好故事”的转变,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璐 《英语广场》2023,(1):108-112
“讲好中国故事”是英语口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要使命。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在探讨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意义与现状问题之后,明确了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定位,并进一步指出了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外语类人才。  相似文献   

3.
湖湘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具有天然契合性.湖湘红色文化为思政课提供丰富资源,思政课为创新湖湘红色文化传播搭建平台.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要坚持“有意思”与“有意义”相统一、“有道理”与“析道理”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从构建一个故事库、打造一个团队、用好三个阵地着手,破解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之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承载着深厚的思政教育意蕴。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最应该讲好中国故事的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感,必须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故事”就是要用生活故事、榜样故事、典型故事、发展故事激发兴趣、传达观点、渗透价值,通过“创设情境生动讲”“巧设问题启发讲”“直面冲突理性讲”“学用结合升华讲”四大路径“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风采魅力和育人效力,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误解就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外宣翻译人才。结合英语专业课程特色,探索如何建设“中国文化外宣”课程思政“课程链”。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思政主题为线,联通相关课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项目形成课程思政教育产出,从而培养熟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宣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6.
孙孝涧  杜娟 《教师》2022,(17):12-14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社交礼仪”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课,开展好“社交礼仪”课程思政,对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有积极意义,也是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社交礼仪”课程为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课前思政引入、课上思政研讨、实训思政演练、课后思政点评等为具体实施路径,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丁娇娇  沈艳 《英语广场》2024,(3):110-113
本文以《高职基础英语进阶教程》教材为例,从“改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三个路径中探索如何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以期能够探索出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体系,推进我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唐美荣  刘新跃 《西藏教育》2024,(1):39-42+57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产生了无数红色故事,高校思政课讲好这些红色故事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对党的历史自信、走向精神成人、增进对思政课“三性一力”的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选择爱国爱党的故事、革命斗争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和英雄烈士的故事融入教学,须坚持情感与理性相融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主导与主体相统一,探索讲好红色故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亚 《贵州教育》2022,(19):3-6
“红色故事”目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讲好“红色故事”已然成为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围绕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红色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在“选好、讲好、用好”上下功夫。准确把握“红色故事”的选取原则,找准育人素材;努力提高“红色故事”的呈现能力,增强育人效果;充分领会“红色故事”的思政教育价值,讲出育人道理。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故事”之于思政课教学的助力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政课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讲什么""怎么讲"及"讲得如何",是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部曲。为此,需要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熟练掌握多元媒介教学技术等方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需从察史、观今、明理三个向度重点把握。察史即要用好“四史”资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四史”则是思政课最为鲜活、生动的内容,有助于充盈思政课的厚度。观今即要讲好中国故事,增添思政课的温度。这要求用中国故事讲好道理、事理,培养有信仰的学生,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明理即要说透科学真理,增强思政课的信度,让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引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首先须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翻译家精神和翻译职业素养等四个方面,深入探寻其价值内涵;以旅游英语翻译课程为载体,尝试构建“三层六面”模式;并从“三位一体”育人目标重构、“六面”课程内容重组、“三层”教学路径重塑、课程考核方式重置、线上慕课资源重建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武小东 《四川教育》2022,(Z2):22-23
思政课教师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采用一定方式,讲好党史故事,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德育为首的育人功能,用好、用活党史资源,坚持学科育人,弘扬优秀党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树立“大思政”理念,迈进社会大课堂,遵循党史足迹,重视实践教学,着力打造培根、铸魂、育人的思政课程。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的重要一环。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与高校思政课之间存在互惠逻辑,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理论底气,而高校思政课则丰富脱贫攻坚故事内涵。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有力举措。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原则上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辩证哲学思维、互动教学方式,实践上要明确受教主体需求、完善课程授课模式、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阐释不够鲜活、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实效不够等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在地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样本和思路。基于老山精神利用的边疆高校思政课“在地化”实践教学实践样式,以课程建设夯实实践教学根基;把深挖地方红色资源与讲好中国故事有效衔接,课程内容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供给”;坚持问题导向,激活老山精神在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灌输”转向师生“对话启发”;紧扣时代命题,把老山精神和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语言,教学话语体系由“教材模式”转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和“源”,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神”和“核”。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创新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实践课题。为此,要做到坚持课程标准与守正创新相结合、坚持讲好故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全员德育与家校共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大思政课”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之“大”,在现实维度上体现为明确大使命,从保障国家安全、培育时代新人、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个方面呈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之利;在理论维度上表现为讲述大道理,从讲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方面把握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方位;在实践维度上要求为构建大格局,从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推动大思政课专兼队伍建设、探索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汇聚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合力。  相似文献   

18.
将黄河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然而,现有课程思政在顶层设计、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都缺少对包括黄河文化在内的地域文化的引入和重视。基于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困境,以一所地处黄河流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托,探讨将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政育人价值和途径,旨在加快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将黄河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步伐,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能,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故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我们能够从中发现文化的价值,增强“四个自信”,丰富思政教育的手段,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选故事素材,提升叙事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思政教育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讲好中国故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增强教学话语时代性、提升课程教学吸引力、强化思政课程影响力等积极意义。同时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偏重宏大叙事、强调教师主体、倚重课堂教学、缺乏叙事能力等现实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通过转化叙事角度、丰富讲授主体、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叙事能力等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带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构建有效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学及全面育人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