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逐渐成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课程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为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产业链日趋完整,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趋于成熟,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被认可和接受。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配套服务设施滞后,电池技术有待提高,氢燃料汽车发展缓慢,产业竞争愈加剧烈,而新能源汽车又贬值太快。应完善支持政策、市场标准体系和准入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更好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54):166-167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新兴产业之一,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该采取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文章基于鲁班工坊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为载体,通过开发教学案例,构建并实践EPIP教学模式,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技能训练和培训学习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政府支持下开局、破局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很快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发展背景,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对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校汽车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概论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汽车能耗,缓解能源紧缺压力,改善大气环境,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推进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研发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l辆,同比增长103.9%;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642辆;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预计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突破5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并带动一个年汽车销售量超过8000亿元的巨大市场。尽管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速度很快,但产业化较为落后,核心技术领域急需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等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职技能竞赛背景,结合汽车技术竞赛项目、任务要求和技术标准,探索适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训、考”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路径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真实技能大赛平台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培训基地,实施“O2O+面对面”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及推进课程教学评价多元化,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背景下,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已成为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探讨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相关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措施,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相关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课程逐渐成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对新能源汽车课程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产业快速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出现供需失衡状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出发,归纳该行业的岗位和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能力和专业特点,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的引导下,对相应岗位群及其职业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解,重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直接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概论课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要提高概论的教学实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文章所探讨的2+1教学模式(即在方法上,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时安排上,采用理论2+实践1)就是其中的一种。文章详细论述了2+1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专利角度出发,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锂电池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历程,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锂电池五个重点技术分支行业发展状况,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针对锂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及生产设备等技术分支分析近年来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把握新能源汽车电池应用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颁布、技术路线和方向已经明确。职业院校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需要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调查与论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有序有步骤地推进专业建设,与地方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入合作,统筹兼顾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方向,跟进实训室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在正在提倡绿色节能技术。汽车产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应该不断强化绿色制造技术的相关研究,加强这一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绿色制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绿色制造的内容,对汽车工业的传统制造模式和绿色制造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汽车零部件设计过程中重视绿色制造技术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解决环境污染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上市汽车公司2010--2013年税负的现实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优惠面窄、税制结构不合理,且缺少针对性税种等问题.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可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将绿色税制融入汽车产业,建立以推动节能减排为导向的、引导和激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柳州汽车产业应紧抓机遇,大力提高本地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分析柳州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劣势,以及已有传统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从资源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政校企协同等方面,提出柳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为柳州市工业增速发展和率先建设全国的龙头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广东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各种政策。通过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政策进行比较,对广东省现行的推广应用政策实施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降低新能源汽车购车和用车总成本以及减少碳排放的视角,提出促进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曦 《亚太教育》2021,(2):80-81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在对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该课程属于新兴课程,教学难免不够成熟,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我院课程组在剖析该课程特点和教学问题后,通过“理论+实践”“课堂+资源”“平时+期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有了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