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军阀混战封建剥削等原因,西北地区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鸦片种植面积扩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烟税繁重,沉重的赋税、杂捐等则共同加重了社会脆弱性,进一步降低了民众防灾水平和能力,使得西北地区陷入贫困和灾荒交替的恶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河南灾荒严重,给河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灾荒严重发展的最主要的后果是造成人口的流移和死亡。水旱灾害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极大的危害,突如其来的水灾会在瞬间将人葬身于波涛之中,遥遥无期的旱灾带来的灾难更加可怕,它逐渐地吞噬着灾区的生灵。灾害所造成的恶劣环境使灾民无法生活,被迫远走他乡,造成了充满血泪的流民潮,有的流民加入到土匪行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其社会救济包含了社会保障.当时的社会救济包括贫穷救济、职业救济,灾害灾难救济等,而公立社会救济占主导地位,民问救济团体很多并发辉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277年中,江淮大地发生过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各类灾害,灾害频率不仅高于全国同期,而且也比明代以前的安徽高得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明王朝采取了各种救灾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灾荒救治举措对当今安徽防灾减灾事业不无启迪之处。  相似文献   

5.
安徽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径流,民国时期安徽江淮流域自然灾害众多,灾害发生的高频率和地域性特征使安徽不得不重视水利建设.民国时期安徽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水利行政得到统一,水利事业管理日臻完善,救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一时期以"治水救灾"为主的水利建设对缓解安徽罹灾甚重的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安徽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政府对水利事并非真正重视,水利建设有计划无事功等.探索研究民国安徽水利建设事业对我们今天水利事业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安徽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安徽的自然灾害具有灾害频仍、以水旱灾为主、数灾并发、灾情惨重、有灾必荒、灾害有积累性等特点。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人口的减少和流移、物价高涨和严重的高利贷、田地抛荒、土地集中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兰州自然灾害频发,灾荒严重,几乎无年不灾,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其特点主要有:普遍性和多样性,高度频发性和突发性,群发性和伴生性,损失的严重性。成因有:地理条件,战争不断,环境恶化,政府职能缺失。面对严重的灾荒,当时的政府救灾力度不大,而民间的救济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绪年间河南灾荒现象异常突出,虽与当时整体气候背景及河南特殊的地理特征相关,但灾荒背后的社会原因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一、防灾手段滞后,具体体现为水利、仓储失修,森林植被之学不讲;二、抗灾能力低下,豫省人民因承担重赋、重徭及重捐之外,加之境内匪类猖獗,生活贫苦,遇灾即贫,颠沛流离;三、救济不力,清政府因光绪年间财政匮乏,吏治、河工腐败,对灾民救济不力也加重了灾荒程度.  相似文献   

9.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在全部救灾主体中,政府居于最关键的地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近代官府对安徽灾荒的救治,既有兴修水利、农业推广、植树造林以及储粮备荒、兴办农村合作事业等防灾减灾的措施,也有赈济灾民、蠲免赋税等救灾赈济之举,些措施对保障灾民的生活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达毅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1):17-20,38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现代社会保障学语境下对民国时期灾荒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共在这一时期的救济机制展开的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慈善事业、战乱以及难民等问题的长期关注,使得这些问题的研究向更加微观和更趋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足之处是,史料的挖掘尚欠深入,某些术语的表述有待商榷,研究人员相对要少且缺乏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巢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个性的区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义不朝商"的忠义品格;安土重迁的内敛与聪慧;兼容并蓄中的宽纳与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巢文化,有助于构建皖中地区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助于增强人们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凝心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利于当地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初年中国军队与外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旗的百灵庙被焚毁。关于起火原因及纵火者,至今众说纷纭。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有关文献记载与故老忆述,考定百灵庙是被中国军队纵火焚毁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经济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间虽进行过几次调整,但始终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这与过去的制度短缺、制度惯性、制度错位和以后的制度创新有关。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市场经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促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在首次弄清了民国初年《蒙文白话报》及其后身《蒙文报》的历史沿革,刊期总数,发作范围等的基础上,笔者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讹,通过对报纸内容的分析,认为该刊在灌输共和理念,笼络和威慑蒙古上层,巩固民国的统治方面起了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的简要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缘起于我国古代私立高等教育传统的演进、欧美各国私立大学的启示 ,以及教会在我国创办大学的影响。私学的创办者以复兴民族、富强国家、教育先行为指导思想。北京民国政府制定了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 ,进行了较为认真监督、审核 ,但学校数量少 ,规模小 ,经费缺 ,设备差 ,教学不很正规 ,管理比较涣散。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规范管理和帮助私立高等学校的各项法令与规定 ,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较快 ,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配合公立高等学校 ,培育了许多专门人才 ,积累的办学经验对现时代私立高等学校建设和管理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华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产权基础。华商投资与民营经济的对接可以在资源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指导下,通过BOT、TOT、并购重组、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进行。政府应当为资源的转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诚信意识,诚实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社会信用透支和滥用的现象。这种信用机制的严重缺失,若不加以治理,必将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瓶颈。因此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诚信机制势在必行。本文从探析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内涵与联系入手,结合信用状况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改善市场经济信用状况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济区域。由于自然原因、人为因素和社会政治原因,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频发,主要有洪涝灾害、蝗灾、旱灾以及疾疫。其中,民国10年、20年及27年水灾是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最著名的三次大水灾。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灾荒主要有4个特点,即以洪涝灾害为主,间隔时间短,波及范围广,影响大,后果严重,持续时间长,多灾并发等。灾荒造成了诸如民众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遭到损失和破坏、流民增多、匪祸严重等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不仅对流域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安定、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而且成为流域内人民长期贫困与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访、社会调查、比较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安徽省6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据此作出分析与评论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促使全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动荡和危机。发展中国家要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力争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中掌握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