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的母亲抱着婴儿上了一辆长途汽车,行李架上摆着母子俩鼓绷绷的行囊。行囊里盛满了她的心意:为母亲亲手织成的毛衣,为父亲买的电子炉,给妹妹精心挑选的红呢外套,猜测着弟弟的心思选购的“巡洋舰”皮靴,自己洗换的衣物,还有她婴儿的“尿不湿”。  相似文献   

2.
“我害怕伊丽莎白将永远不会有什么朋友了。”一个1岁孩子的妈妈吐露她的想法,“她喜欢在别的孩子周围,但是,每当她靠近他们的时候,她就把他们推开,把他们正在玩的东西推翻,抢走,拒绝让他们碰她的任何东西。她完全是自我中心。”我让伊丽莎白的母亲放心,告诉她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这一年龄的孩子对别的小孩感兴趣并喜欢观看他们,模仿他们。但由于这一年龄的孩子还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知道怎么把东西给别人或与别人分享,他们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了当“好孩子”,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现出来的。现在我虽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训导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每逢春节等传统佳节,我总是带着孩子和亲戚们团聚在一起。说实话,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们对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团聚可能只是意味着热闹吧。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带孩子到超市里给家里的长辈选购礼物。没想到超市里人山人海,为了付钱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伍。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东西?”我说:“大家都是为了买东西送给亲人。”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亲人们不能自己买东西呢?”我告诉她:“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感谢。”趁排队时间,我跟孩子聊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5.
小气的乔乔     
乔乔经常带着玩具来幼儿园,但她不愿给小朋友玩,大家都叫她“小气的乔乔”。老师与乔乔的妈妈交换意见,妈妈说:“她对自己的东西很爱惜,有些东西连我都不让动。老师,您可要帮她改改这个毛病啊。”如果您是乔乔的老师或家长,您会怎样做呢?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您有什么妙招吗?(  相似文献   

6.
巴甫洛夫指出:“我们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成人逗孩子,实质上是使孩子的大脑皮层上建立一系列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在行为上有所反射。由于周围成人的教育思想不一致,逗孩子的办法也不一样,因此,被逗的孩子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条件反射,有些已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巩固。我的邻居常常逗四岁的扬扬说:“扬扬来,叫声老伯伯,我给你糖吃。”扬扬第一次叫了声老伯伯,但不肯拿糖,她说:“爸爸讲,勿能吃别人的东西。”这说明扬扬在父母亲的教育下已建立了“别人东西勿能吃”的条件反射,而且能抑制自己,打消了伸手的念头。但小孩毕竟是小孩,她经不起周围成人的  相似文献   

7.
童言趣事     
《母婴世界》2014,(9):91-91
丹妮 女 晚上陪丹妮逛超市,她拖着购物篮,踏步经过卖卫生棉的货架,忽然来一句:“妈妈,你尿不湿用完了吗?你要买吗?”说完指着货架上的护舒宝,说:“妈妈,你是用这个尿不湿的吧?”旁边的人憋不住一阵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8.
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拥有远大的前程。然而,很多时候可能会事与愿违,因为有些父母不知道自己给孩子的爱或以爱的名义给予孩子的东西也有可能毁了孩子的前程。给孩子一份合适的爱,将是让孩子永远受益的“六一”节礼物。  相似文献   

9.
在家里,我们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给孩子戴“高帽子”,帮助他改正缺点,激发她不断进步,收到了好的效果。“妈妈,我要自己去睡觉。”我们的女儿杨亚迪快四岁了,胆小。晚上大家在客厅里看电视,叫她去房间拿东西或上厕所都总说怕大灰狼,怕坏蛋什么的。我们没有硬性苛求她,而是经常有意识地给她讲些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故事,又让她知道大灰狼住在森林  相似文献   

10.
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了一群孩子的“头儿”。班上有一个叫斯思的小朋友,聪明、伶俐,守纪律,很讨人喜欢。我常常会不自禁地表扬她,将她作为班上孩子的榜样。可是近来,她变了。上课一向专心的她,变得管不住自己的小嘴巴,小手里总会有东西在玩弄,板凳上也  相似文献   

11.
一、用爱心浇灌每一位孩子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作为教师,我认为面对有情感活力的一群孩子,只有洒下爱之甘露,才可获取爱之回报。记得我班一个小女孩,一年级刚入校时,她全然不听老师的话,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待同学也根本不讲礼貌,还说脏话,严重时还会大发脾气。这让我们所有老师、同学都感到担忧。面对这个孩子我告诉自己决不能放弃,一定要好好地帮助她。  相似文献   

12.
课间,小庆和小宇为一只漂亮的卷笔刀争执起来,小庆坚持说卷笔刀是他的,小宇也振振有词:“我拾的,就是不给你。”栽把小宇喊到一边,告诉他拾到东西应该交给老师或它的主人,不应该放在自己身边。谁知小宇竟委屈地呜咽起来:“妈妈说的嘛,拾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上次我在路上拾到五分钱,要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妈妈说,交给老师也是给老师用,她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了。”孩子的话令我愕然,且不论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的形象是有意还是无意,单就她对孩子灌输的“拾到的东西便是自己的”这理论便够令人深思的了。孩子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等不良品德的形成,难道不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吗?  相似文献   

13.
我所带的班有几个“特殊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贾露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她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本来她应该上三年级,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休学后分在我班。一开始我很不愿接纳这个孩子。她看起来比较懂事,可经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动不动就哭鼻子,课堂上好吃零食,又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要是正常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狠狠批评她一番,但她这样的孩子让我打,打不得,吹,吹不得。这不.刚刚下课,实指望趁这10分钟来喘口气,就有几个同学前来打起小报告,说贾露偷拿别人的5元钱。“偷拿”,这在小学生的身上可是个危险的行为。这个孩子,真拿她没办法,课堂上吃零食的习惯还没改掉,怎么又养成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把贾露给我叫来”!我命令着“小不点”们。他们像押着犯人一样把贾露给拽上来了。“贾露,你如果拿了别人的5元钱就把它还给别人,不要不承认。”“我……我”,她很想强词夺理。“不要支支吾吾,谁会相信你!”我逼迫着她让她无法否定。“老师,我没有拿别人的5元钱。”她颤抖着身体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她的谎言了,我暴跳如雷地指责着:“去,打个电话给你爸爸,让你爸爸把你带回家,省得让我这么费心!”“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听着孩子声声的乞求,看着孩子串串的泪水,我的思绪有些乱了。她,一个没有别人健康的孩子,可求知欲望却如此的强烈;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这个孩子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摧残。刹那间,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作为一名教师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过失吗?对于她的爱哭鼻子、吃零食、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我根本就没有去了解其中的原因,更没有去分?  相似文献   

14.
小小熊出生没多久,就以为自己长大了。这天早晨,她一起床就对妈妈说:“从今天起,我不要你帮,自己出去找吃的;也不要你陪,自己去外面和朋友玩。”熊妈妈一听,忙说:“这怎么行?你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傻孩子啊!”“哎呀,妈妈,你怎么能说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小小熊生气了,她最讨厌别人说她傻。她趁妈妈不留神,一溜烟跑出了家门。她在林子里瞎逛着。运气还真好,没逛多久她就看见一个喷喷香的黄罐子。她知道那里面的东西是可以吃的,因为妈妈给她吃过。  相似文献   

15.
常听有些父母在人前发牢骚,说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总惹自己生气,真是“恨铁不成钢”呀!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正如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一样。而环境有可能抑制了孩子天性的发挥,这种闪光之处往往被其他的东西所掩盖、被父母所忽视。这种闪光点就是潜能。  相似文献   

16.
吴军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勇敢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有一次和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收拾东西,给他买的那套玩具他很喜欢,可是玩后又丢得到处都是。”我就问这位家长:“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说:“我只能帮孩子收拾好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遇到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基本上都是先讲道理,不听就批评,再行不通就责骂,接着就自己无奈地收拾。  相似文献   

17.
一位美国老师给中国孩子上美术课,感到孩子们画技非常高,她以“快乐的节日”命题请孩子画,所有的孩子都画了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画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呢?顺着孩子的视线,她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教师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令她吃惊的是,孩子们竟然无从下笔。“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我国创新教育呼  相似文献   

18.
欣浪 《小读者》2012,(2):75-5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9.
张——无时无刻不追求生活的张力,向往坚韧而有弹性的生活空间。她喜欢安静很多人都说她是个沉默的孩子,她大概的确不善言辞。这也注定了今天的她无法自拔地陷进了对文字的迷恋中。她喜欢通过书与稀奇古怪的“灵魂”打交道,时时抑制不住地想写下一些东西来。是的,很多最真挚的文字写在白纸上、敲在屏幕上,就会让人有岁月留痕的感动。有时,她甚至感到宁静的那个自己有为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清秀而文静的女孩,皮肤白皙,一头长长的黑发柔顺地披在肩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双忧郁的眼睛。从开学至今,她从未真正地开心过,上课经常走神。班上都是住宿生,妈妈会常常来看自己的孩子。别的孩子总是欢天喜地,唯有她哭泣时多。几次走近她,她都以一句任性的“不嘛”拒我于千里之外。几次“婉拒”让我不安。有一次,数学老师请她上堂板演,无意中把她和同一年级的表弟作了比较,她的“反击”让我们吃惊:“他有什么了不起,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几乎是同时,我感觉她和曾经是朋友的同学们的关系有些别扭,同学怕接近她,她似乎也在回避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