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谓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写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情而作,而非为造情而作。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是人的情感培养和人的终极发展,即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探索、实践中,让学生懂得运用情感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一、开放师生关系,建立释放情感的平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要开放师生关系,让学生释放情感。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学,如何指导学生投入情感写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作文教学只针对学生最终的作文作出评价。过分地关注作文活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成为了学生作文学习中的“绊脚石”。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应“立足过程,走向发展”。“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些阐述提示我们:作文教学需要发展性评价。作文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因为承担了“作文指导与作文评价”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苏教版必修五的第一专题——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对作文指导作了充分的探究,延长了常规作文指导的时间,有步骤地充实了作文指导的过程.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对说明文写作教学的不足实在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缺憾,感觉到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现将我们认为要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理由,作个汇报.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有情而发与无情而发,写出来的作文水平质量有着显著差别,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能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靠近学的童心去靠近学生,用一腔热情去感动学生,开启学生的写作情感,并将这份难得的情感贯穿于整个习作过程,作文教学便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作文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在全程学习中激发作文情感、传递作文情感、增进作文情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分组、指导、训练、评阅等作文教学的流程培植学生的作文情感,通过关注全程、多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感,互相濡染,互相促进,实现学生作文情感的固化、内化和深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作文评价只注重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作文评价只注重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欠缺真情实感的表达,本文试从"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三个方面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在艰难的探索中前行。这种艰难,体现在我们始终没有能够破译小学生写作的内在机制;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始终有一种无力感。指导过细,对学生的思路造成了限制,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指导是一个线性系统,包括写作前收集、积累、整理资料的指导,写作中分析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指导,写作后修改、评讲的指导。现有的作文教学往往仅重视作中指导,忽视作前、作后的指导,导致作文教学效率的不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改过程中,在注重作中指导的基础上,既注重作前的指导,又重视作后指导,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作文教学应体现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作文教学应重视用多媒体作辅助。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作文评价只注重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15.
写作的整个过程 ,始终都是在作者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 ,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 ,作家创作是这样 ,学生作文时也是如此。正因为“情感”在学生的写作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 ,在老师才可能而且也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作文指导中的情感培养(一 )运用期望心理 ,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和写作情感。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并暗示学生努力去做 ,经过一段时间后 ,希望就可能获得实现。比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多作文抄袭范文,不切实际地编造,脱离生活实际,所述内容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相去甚远,表达的情感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大相径庭.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作文教学新理念,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是作文教学现代化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脱离时代的不良现象,还在袭用老掉牙的写作材料,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路和写作才能,扼杀了其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体现时代性呢?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作文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在全程学习中激发作文情感、传递作文情感、增进作文情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分组、指导、训练、评阅等作文教学的流程培植学生的作文情感,通过关注全程、多元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贯穿情感,互相濡染,互相促进,实现学生作文情感的固化、内化和深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一些尝试。一、分层组合,兼顾搭配,建构多彩型作文小组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呈  相似文献   

19.
魏开军 《双语学习》2007,(4M):35-35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作文教学应体现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作文教学应重视用多媒体作辅助。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与语言相结合、观察与思考相联系的创新过程。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个性和创造力,使学生的作文出现模式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等问题。作文教学改革必须抓住写作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相互促进、同步提高,这是写作教学面向未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