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申干 《视听界》2002,(5):41-42
专题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样式,不但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还应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为了让专题片生动耐看,人们常常把各种枯燥琐碎零乱的事件组织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编成专题片:一部好的专题片就应当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手法表现有意味的真人真事,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一部专题片能否取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故事本身的内容,也取决于记讲故事的手法。本拟就专题片讲故事的几种常用手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作品的综合艺术品,一部专题片,如果解说得体、采编精细、画面漂亮,再配上优美的音乐,那它的感染力、表现力和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思维,还能增强片子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在专题片创作中音乐并不是随意的,它讲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编辑制作专题片的时候,用什么音乐,怎样用音乐,是决定一部专题片质量高低的因素之一。下面我以本台制作的专题为例,来谈谈专题片音乐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专题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样式,不但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还应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为了让专题片生动耐看,人们常常把各种枯燥琐碎零乱的事件组织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编成专题片。一部好的专题片就应当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手法表现有意味的真人真事,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一  相似文献   

4.
吴相阳 《新闻窗》2012,(5):75-76
电视专题片(包括纪录片)因为富有深度的选题和唯美的画面,深受观众所喜爱,成为电视节目的“宠儿”。笔者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做活一部专题片。在笔者看来,每一部专题片都有自己的节奏。节奏把握的不同能让专题片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成功与否,节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要把握好专题片节奏需要完成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正>1983年8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虹云和陈铎老师绘声绘色的解说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其语言所展现出来的气势、韵味、意境和画面感让我深深地折服以及无限向往。那年,19岁的我仅仅是一名播音战线上的新兵,因为一部《话说长江》,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我便早早地坐到单位办公室那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翘首以待。所以,从业三十三年  相似文献   

6.
邱静 《新闻爱好者》2012,(16):76-77
专题片,是指以解说词阐述某种主题、理念、观点作为主要结构方式,附以画面、音乐元素进行说明、写意、升华的一类纪实性电视节目的统称。一部电视专题片,不仅因为它宣传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胜而名扬于世,更重要的是创作者  相似文献   

7.
猛一看,王立没啥惊人之处,中等个头,稍胖,走在大街上没人会多瞧他一眼。细瞅瞅,还真能挖出点闪光点来,一双不服输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颇有几分机灵劲。再聊聊,这人还真非同一般:从他扛起摄像机迄今为止,短短5年时间,就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发新闻和专题片171条(部),其中获奖的专题片就有10多条(部)。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电视上,外行人为他出足“风头”而羡慕不已,而熟悉他的人却透过这“171”条看到了他勤奋敬业的成才足迹。1983年,王立军校毕业后在空军某师做地勤保障工作,两年后搞起了摄影。1993年调到济南军区总…  相似文献   

8.
    
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命运的安排让我携青春款款走来注视你———陌生的眼神阅读你———相知的喜悦触摸你———相恋的情怀一部恢弘的经典将我们灵魂浸染让我在你的博大中呼吸得如此贪婪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你的序言五十六个民族的融合是你的标点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江河山川是你锦绣的语言从秦皇汉武到指点江山是什么让文明与智慧代代承传是司马迁以及他的后继者从竹简到光盘让华夏的古老辉煌灿烂读你———千百遍我解其中缘缘@肖洋秦$皇岛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9.
程洁 《新闻记者》2001,(3):38-40
这将是我这一生中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次采访。在刚起步不久的记者生涯中 ,我遇上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同龄人———他曾犯下滔天罪行 ,在逃两年。与他的接触中 ,我体会到了作为同龄人所不易体悟的东西 ;这些感受更让我明白了———“记者”这个名词背后更有它的另一番意义。就在年前 ,曾有一位读者给报社来信 ,他说 :“作为记者 ,他承担的不该只是报道任务 ,记者的身上更肩负着启迪民智的社会责任。用手中的笔去开启大众的民主、法制意识 ,自由、平等观点。授之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记得当时在阅报栏上看了这封信后 ,报社的副总编辑任洲…  相似文献   

10.
“柳丝袅袅风缲出 ,草缕茸茸雨剪齐”———阅罢黄一中先生编撰的《世界影视片名手册》的书稿 ,敬慕有加 ,感叹之余便想起了白居易的这段诗句。黄一中先生是我的前辈 ,中国电视事业的第一代工作者 ,自 195 8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到中央电视台之后 ,分别在新闻部、对外部、国际部任过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 ,职称为高级编辑。在中央电视台引进国外节目的实践史上 ,他既是开拓者 ,也是见证人 ,同时更是一位有心人———这部近 4 0万字近 1 2万部、集的《世界影视片名手册》便是对他的阅历、经历和能力的最好之诠释与说明。这是一部文化信…  相似文献   

11.
在创作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时候,谁都会遇到画面与解说词的处置问题。为了让画面与解说词巧妙融合,更好地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常使创作者煞费苦心。的确,这是能否拍出一部优秀电视专题片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王蒙的作品,我读的不多。王蒙18岁发表成名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岁发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轰动文坛。文革结束后不断有佳作问世,他还曾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任文化部长。惭愧的是,我只完完整整地读过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另一部就是前两年出版我刚刚读过的《我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3.
专题片是一门声像并具的综合性艺术,一部专题片配音成功,可以使专题片精彩纷呈,给观众以理性的启迪,诗意的享受。本文就专题片配音中的情感把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春光 《记者摇篮》2009,(3):49-49,63
一部成功的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画面、同期声、解说、音乐等要素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同,纪实性专题片的创作已成为专题节目的创作主流,这也使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创作者既要有娴熟的拍摄技巧,同时还要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意图巧妙地蕴含于对生活的客观再现之中。这里我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对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如何运用电视语言,特别是长镜头、同期声等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读刘扬体先生的评论文章———真切、中肯、睿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 ,总让人欣然理会 ,总让人有阅读的快感。面对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刘扬体先生这部洋洋洒洒近50万字的评论专辑《苦涩的辉煌》 ,作为读者 ,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中国的电视剧从20世纪的80年代进入了一个青春奋发的状态 ,我们能有一部记录点评这20年电视剧发展过程、充满理性思辨魅力的文学评著 ,应该说是我们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件幸事。我所熟知的扬体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思想博大、为人正直、热情宽厚的学者。与他交流总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听他对你…  相似文献   

16.
金昱杉 《青年记者》2022,(18):82-84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形式的一种,而戏曲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题材曾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历年星光奖“电视文艺专题片”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戏曲专题片发展历程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分析,认为戏曲专题片没落的主要因素并非戏曲没落,当下以“故事化”为创作主导的戏曲专题片若要颠覆“纪实性”原则应当慎重。同时,探讨了戏曲专题片从电视本质到文化诉求的创作理念嬗变。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如果说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那么,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部优秀的专题片离不开前期周密的准备、拍摄过程中镜头的调度以及后期精心地撰稿、编辑,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对采访对象的采访是否成功。人物专题片大多是要以情感人。能否在较短的拍摄时间内让采访对象把内心的真情实感完全地展现出来,这将直接决定专题片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县级台如何制作好电视专题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台的专题片是有定位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大都是一事一记,一人一片,短小精悍,反映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如一些新的信息、典型的经验、感人的故事等等,具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强。加之专题片的特点是运用纪实手法,报道的又很深入,在表达方式上很灵活,所以观众很喜欢看,播出后在社会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反响。在县级电视台,一部专题片的完成,需要记者、摄像、编辑的互相配合。我负责后期的图像编辑。下面我就根据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专题片,是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生事物以及某一行业、地区等进行充分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关键因素是采制过程中的角度与主题的把握,而这一工作历来是电视记者最为费神最为棘手的问题.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片,必须有一个新颖的角度和对专题片趋势性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