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良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91-93,107
“林泉之心”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具有二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抱着平等亲爱的心态,与林泉为朋。二是人情人性与山水的共鸣,移情作用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发现山水之美的“林泉之心”,大可以不必隐逸到山水之中,在现实社会中同样可以获得山水之乐。郭熙的“林泉之心”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心态,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身即山川而取之”,意即指画家主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出来源于自然山水,又高于自然山水的山水画关境。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画家的“师造化”实践、山水画的审美特征等几个方面阐述山水画中人(画家主体)与自然的相融相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海生 《文教资料》2011,(11):103-105
郭熙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起很大的作用,是一位有代表性的画家。他的《林泉高致》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山水画创作的理论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对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与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活动。人对山水或主体对客体采取审美态度,首先必须具备超功利、超道德、摆脱理性意识的“林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审美体验活动要经历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超越的过程,即先是耳目之欣悦,继之而来的是心灵的律动,到最后则是“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的生命愉悦。如此,审美主体不但对客体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对其自身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使自己从现实生活中世俗的人转变为一个“佳意好景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5.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18,(5):80-84
突破以往研究中对郭熙美学思想分析的儒道判别的框架,从学画作画观画三个方面对《林泉高致集》中表达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郭熙的画论思想包括重视学画时的修养工夫、作画时的变化以及观画时的林泉之志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本身就是对自然物象的抽绎概括,那么自然物象的美则包蕴于汉字之中,这便是书法在汉字的基础上与自然物象之美建立的第一层关系。但是书法不单单是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凝结了古人对生命律动的把握与表现,通过文辞、用笔、结字、章法等可以感知其中的情感意蕴。书法与自然的第二层关系就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自然观中得到展开,而这种审美自然观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思想中。  相似文献   

8.
"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是由北宋郭思编纂的《林泉高致》记录其父郭熙之言,首论中国山水画"三远法"。"三远法"的提出在当时传统绘画技法风靡的大背景下无疑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的一大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远”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具有“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本质内涵,这在北宋·郭熙、郭思所著的《林泉高致》中有多处体现:山水画家的审美情怀、观照客观景物的审美方式、山水画空间表现与主体心理的关系以及意境理论的成熟等。“远”观念对于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北宋时期山水画所具有的“超然之美”的艺术旨趣颇多裨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改造社会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和思想教育,却很少见到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道德评价的文章。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领域也存在着很多假、恶、丑的现象。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面对名利思想、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要有“五心”:要有爱国之心 社会科学工作者别出一些给非公有制经济以优惠政策之类的馊点子,使公有制经济陷于尴尬的境地。既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李肇《唐国史补》中"大历之风尚浮"一语是对中唐大历时期诗文风尚的概说,因下语精简而颇令人费解。在此拟借助《中兴间气集》一书考察当时的诗文风尚,然后将其与大历士风一层相挽和对照,对"尚浮"一说作解。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终极追求,体现了古代中国独特的文化观和宇宙观。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等经典论著,通过对"心物关系"的艺术心理特征和"得意忘象"的艺术心理过程的逐层剖析,探析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张载心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知论需做进一步分析。张载的知有三种类型:闻见之知、德行所知、诚明所知;分为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知识“知”,一种是道德“知”。笔者明确分析了三知的涵义及其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心如死灰是一个去除意欲之心最终怀有自然之心的过程。本文提出通过忘物、忘我、物我两忘三个阶段走向心如死灰的境界,在对三个阶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起于物,最终又走向物,即从忘物到物化。从出生入死到出死入生和佛教涅槃境界有一定相通。最后,一改通常意义上心如死灰是消极概念的看法,分析心如死灰的积极意义,提出其有益于现代人摆脱物欲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易学著述中,方以智耗费了大量篇幅论证“天人合一”的合理性,试图证明这样一种观点:人不能胜天,天也不能胜人,二者必须和谐共存.方以智认为“天人合一”的“一”是“贞一”,而不是“混一”.“贞一”统摄于“心”.  相似文献   

16.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心”有本然之心、自然之心和应然之心三个层次,而美育就是通过对先天的本然之心的扩充和涵养,使之向具有完善人格的应然之心发展。孟子的这一美育心理学思想,不仅对我国传统的美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家文化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对我国古代文学影响深远。"无我之境"作为意境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王国维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无我之境"的审美特征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探讨道家文化"虚静"和"天人合一"两个范畴对"无我之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既有研究,在讨论其源流演变时多注意到土/客、闽/粤、上海/周边、农民/游民、会党/农民武装等多种复杂关系,但在叙事时为突出革命阶级"联合斗争"的意义,往往又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质的统一性,认为各股起义力量之间存在着统一布置、彼此约定、相互支援的同盟关系,其领导人无例外地都属于天地会成员。文章考订"嘉定之变"及其领导人周立春的相关史实,对前说予以修正,并试图追问——历史上是否实际存在过一个囊括各股力量、形成整体布局的"统一的上海小刀会"?  相似文献   

19.
胡瑗继承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视天地合作为物之本始,强调天人统一的关系,并从"天人感应"出发,主张视"天"而行。同时,胡瑗强调了天道的自然特性,主张一切行为顺其自然,并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君者治天下之"自然"的道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胡瑗把天道之律与大易之道有机结合起来,强调顺应天道的同时,注意因时而变,尤其要注意事物的正反变化。胡瑗的这些思想是充满辩证的成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7月29日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是先秦大儒“亚圣”告诫世人的警世名言。然而,学生要在此提出亚圣还落了一心——虚荣之心。您没看错,正是虚荣这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