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身体形态及技术与训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特征,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进攻技术得分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量化分析了中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主要进攻技术得分情况,并用灰色理论对其建模分析,得知国内外运动员各单项得分与总分的关联度中腿法最大,与总分的提升态势一致性强,对总分影响最大。而国内外运动员的GM(1,N)模型中,主要得分技术的发展均是不协调的,国内队员表现更突出,并提出了有关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48-50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从对峙的无效距离调整到有效的接触进攻,需要一定的进身技术才能完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散打进身技法的类型、拳法进身技术、腿法进身技术以及组合进身技术的角度,对中外散打运动员进身技法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散打运动员进身技法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在训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明显优于一般散打运动员,存在有意志能力因子、焦虑水平因子、反应能力因子和操作思维能力因子构成的结构特征,以其各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制订的评价标准,能反映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 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散打运动员的技能进行定量化评定的探索,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由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及其代表性(三级)指标和指标权重、相应的评价标准构成的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技能评价体系,经检验,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为散打运动员技能发展水平的评价以及训练监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赛艇优秀男子轻量级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研制的赛艇实船力量测试系统对我国优秀男子轻量级运动员技术特点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科学地评定、改进和完善赛艇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目前我国男子轻量级多人艇技术配合上的主要问题是身体移动、停止、再启动时机不一致,身体的整体重心回位不够及时,另外,桨叶入水时拉桨不够迅速、圆滑,腿部蹬力过大。经过测试分析以后,包括老运动员在内,技术动作得到明显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9.
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体能指标与拳腿组合击中率成绩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散打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点及结构,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散打特点的专项体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及评价模型,以便于明确散手运动员在体能上与优秀散手运动员的差距,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体能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
以我国在训68名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其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主要由灵敏协调因子、速度耐力因子、腰腹快速力量因子、上肢快速力量因子和下肢快速力量因子构成,表现出协调灵敏素质突出,速度耐力强,腰腹、上下肢快速力量好;(2)15s连续跳标准擂台、1500m、30 s"两头起"、30 s夹臂俯卧撑和立定跳远5项指标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3)"离差法"制订的各体重级别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标准,能较好地反映了散打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2008年世界女子网球单打年终排名前10位选手的身体形态、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以及竞技特征,为了解世界女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特征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总体等级分布处于中等水平,有偏下趋势;(2)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智力结构分布不同于其它男子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智力测验成绩主要取决于单元C、单元A和单元E的原始得分。依据全样本测验成绩与各个单元原始得分建立回归方程以及智力评价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对2007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11个级别前8位的88名运动员比赛得分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场得分的局间变化:大、中级别运动员表现出相同规律,即第2局>第1局>第3局,只在上升和下降幅度上略显不同;而小级别运动员则表现出第3局>第2局>第1局的规律,呈逐渐上升趋势.(2)得分方式分布:大级别和中级别运动员得分分布曲线走势趋同,即都表现出:腿法得分>摔法得分>拳法得分>使对方下台得分>对方被劝告得分>对方被警告得分;小级别运动员得分分布曲线不同于中、大级别运动员,表现出:摔法得分>腿法得分>拳法得分>使对方下台得分>对方被警告得分>对方被劝告得分,其中摔法得分占到总得分的50%以上,对方被警告得分也占到一定的比例.(3)得分部位分布:总体上都表现出躯干得分>大腿得分>头部得分;在头部和躯干得分上,小级别>中级别>大级别,而在大腿得分上,大级别>中级别>小级别. 相似文献
15.
尹海立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1):54-55
选择10名男子散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K细胞,NKT细胞,CD4 /CD8 ,T细胞,以及Th1/Th2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观察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赛前训练中对男子散打运动员免疫机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的专项赛前训练对NK细胞不产生显著性影响.NKT细胞是反映免疫机能改变的敏感指标.赛前对抗实战阶段,散手运动员CD4 /CD8 出现显著性下降,并且出现了Th1/Th2失衡的临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选择10名男子散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K细胞,NKT细胞,CD4+/CD8+,T细胞,以及Th1/Th2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观察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赛前训练中对男子散打运动员免疫机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的专项赛前训练对NK细胞不产生显著性影响。NKT细胞是反映免疫机能改变的敏感指标。赛前对抗实战阶段,散手运动员CD4+/CD8+出现显著性下降,并且出现了Th1/Th2失衡的临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近20年来国际田联公布的世界优秀女子100 m栏运动员年龄和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该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好比赛成绩、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竞技年限等参数,对于了解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提高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泰拳与中国散打技术特点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泰拳的有关资料的研究,对泰拳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中国散打进行比较,以推动中国现代散打运动的纵深发展,逐步使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女子单打八强的发球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选手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战术特征的不同之处,发现其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制,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女子散打运动员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控制点类型由内—外控适宜型向偏外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比赛结果来看,内—外控适宜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明显好于偏外控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