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行心理恢复训练的方法,是由特定的具体手段组成,其中主要包括肌肉动作放松,呼吸减缓,自我暗示和注意集中四个手段。首先是肌肉和呼吸放松,肌肉动作的放松是人体肌肉组织和骨关节放松,呼吸放松是频率降低,从急促的胸式呼吸改为缓慢的腹式呼吸。采取这两个手段,主要使机体活动由消耗能量的状态,转化为恢复能量的状态,在肌肉和呼吸的带动下。促使整个机能能量得到补充,而且通过整体的放松,使大脑活动处于休息状态,为心理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良好的心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较好地完成技战术和调动机能,并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最佳水平,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反之,由于一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在比赛中不能发挥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层田径训练一定要对照《国家田径训练大纲》的要求,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训练,并逐步发展专项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持续发展,保证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防止过早夭折,从而使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祈选材文献、儿童少年训练方法、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医学、以及田径全能训练制度的材料表明,几乎所有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个项目,特别是第二天的比赛项目(1500米跑除外)的技术训练水平照例是不高的。并且他们照例把很多训练时间花在技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在少年阶段的训练是多年训练的准备阶段,其目的是促进运动员健康成长,为多年训练过程做好基础性准备,在此基础上提高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在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必须特别注意提高其身体的机能和健康水平,使他们的身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在少年阶段的训练是多年训练的准备阶段,其目的是促进运动员健康成长,为多年训练过程做好基础性准备,在此基础上提高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在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必须特别注意提高其身体的机能和健康水平,使他们的身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为随后大负 相似文献
7.
我曾多年从事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工作,在全省田径此赛中多人取得过好成绩,有的队员后来还在全省以至全国比赛中取得冠军。回顾多年的训练实践,尚有下述几点经验体会,提出来供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参考。一、要重视全面身体训练全面地发展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仅能使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器管系统机能得到发展,而且是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追求某一素质,则会由于其它素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技、战术运用得当外,其心理素质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做为高校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这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几种训练手段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接触到“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可将其定义为“运动个体为完成项目技术所需要的心理因素的稳定与提高的能力”。在一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这一能力的培养相对于身体训练更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应把它放在训练的首位。少年运动员正值青春发育期,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常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的波动性较大,意志力与自信心不够稳定,这些因素都会抑制机体潜力的发挥。心理训练旨在集中精神,稳定情绪,树立信心,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心理训练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确立正确训练比赛动机培… 相似文献
10.
11.
速度和肌肉力量,是田径运动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是短跑、跨栏跑、跳跃和投掷运动员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童年和少年期,是发展动作速度最有利的时机,对发展肌肉力量也颇有利。由于在训练中,发展任何一种素质都不能影响其它素质的发展,所以必须研究培养速度、力量和其它身体素质的手段和方法,运用这些手段适宜的量和强度,来发展他们的全面身体素质。速度练习和力量练习的生理过程调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发展速度和力量的途径也是互相联系的,并且有许多共同特 相似文献
12.
任何竞技运动的训练,都需要研究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的问题,田径训练也是如此。对少年运动员的科学控制,也体现在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安排三项任务上。 一、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规定各自的任务和要求。以此对少年训练进行总体的控制。 在原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早已制定出了田径训练大纲,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田径运动员应经历启蒙训练阶段(8-12岁);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进行了探讨,对在以田径为代表的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中心理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应掌握的相应技术,并对在田径运动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田径运动中可假定的分成下面几个训练组:优先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发展耐力;发展灵巧性和动作准确性。在专项化初期阶段主要是发展速度一力量素质(短跑、跳跃、投掷),广泛运用非专项性手段,比如,速度—力量练习,跳跃和负荷练习。在这阶段中安排速度—力量练习占练习总量50%。课的结构以多项为原则。在2—3年的训练中可以发现儿童爱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及在训练、比赛中所暴露出的力量训练问题,以及一些基层儿少教练员对爆发力及其训练的认识问题,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有关爆发力概念、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谈及科学、正确理解爆发力概念,并对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爆发力训练的方法手段提出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速度素质是人体的基本运动素质之一,在运动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拿大图多·博姆帕博士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生物运动能力之一是速度"。可以说,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训练都应结合专项特点及技术变化,高度重视速度能力的训练。速度素质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它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尤其应重视发展速度素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运动成绩大致受体能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状态三部分因素制约,而心理训练是当前训练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重视和研究心理训练对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运动训练的时序特点,重点论述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特点、作用和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与掌握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在田径队中组织心理训练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它涉及到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技术、战术、身体和理论训练等。如果说不久以前心理训练的内容还局限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和赛前情绪的调节,还局限于心理准备程度的话,那么运动员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专门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能力,与建立集体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