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增强大学生体质,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大事。然而连续20多年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提升大学生体质的政策也收效颇微。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质监测实施状况和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梳理研究,分析体质监测对提升学生体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调查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成人高校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变化进行研究,寻找其变化的根源。通过比较,发现两类学校的学生由于体育教学要求和体育锻炼时间长短的不同,导致成人高校学生的体质比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差很多。为此,建议各成人高校要像普通高校那样,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丰富学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3.
4.
5.
马艺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4)
五年一度的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再次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同上次相比,具备了更多有利条件: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监测范围比上次扩大,使得所采集数据的质量有所保证;监测器材在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改进;培养锻炼出一批具有监测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在检测范围之内,每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量为7200人。而有的省市为了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通知为研究视角,通过研究2000-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工作方案及其相关内容,结合历年各地市测试和统计分析经验,总结出新形势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趋势,预测测试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开展测试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工作,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即将开展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2005年西藏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6月份已进入第二阶段具体测试阶段。为搞好2005年西藏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4月27日至29日举行了培训班。来自拉萨、林芝、那曲三地(市)4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聘请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群体中心主任江崇民、群体司社会体育处科长赵爱国、科研所群体中心研究员蔡睿,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张一民,北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0几年来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历程的回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我们国家在建设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中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在试图对这些统观全局的战略问题做深层次分析的同时,也对监测工作在实际运用中的监测网点建设、监测样本的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少数民族学生以及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群体质的监测与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民体质监测以及监测结果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等体育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教育部成立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并确立该中心每5年对全国高等学校完成一次教学评估,每年公开发布一次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大环境下,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评估在最近几年也逐渐走上科学正规的道路。但相关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还不完善,从目前的评估现状看,问题较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文献,搜集并翻阅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文件和评估标准,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俞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2-4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是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这些新要求变为现实。从而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高我国人才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就在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施“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和稳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AHP法确立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然后对其权重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为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根据几种方法的研究探讨,确立高校体育技术课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出评估的评价方法,为高校体育技术课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64+87-64,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及逻辑推理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就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成因及对策做了初步研究,并为各高校构建体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海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86-87,93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已成教学改革的热点,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体育教育的手段,已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继而提出新形势下广东省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调查表明 ,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以及体育习惯方面还存在着种种不足。本文在探讨其原因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敏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70-71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高校篮球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结果表明:高校篮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效果是评价高校篮球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课多目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联系入手,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把那些抽象的教育事物、合作状态或人的发展水平联系起来,构建出较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多目标评价体系,对推动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促进师生进步和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