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发现: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通过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希望教练员能根据我国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找出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训练实践当中,从而推进我国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薛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1)
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以来,运动员、裁判员的职业已成为男子的专利,至1991年第1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开始,女子才正式荣登绿茵场进行全球性的角逐,但场上执法者依然以男子为主角,而女子裁判员只能充当配角。随着女子足球运动的迅速发展,从第2届女足世界杯开始,国际足联全面实用女子裁判 相似文献
4.
第4届女子世界杯足球决赛运动员犯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法,对第4届女子世界杯足球决赛场上队员犯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比赛共犯规813次、越位161次、红牌1张、黄牌65张;平均3.54min有1次犯规、17.89min发生1次越位、44.33min出示1张黄牌;上半场的犯规数略高于下半场、越位数略少于下半场、黄牌数大大低于下半场;队员上肢犯规多于下肢;中场犯规最多。 相似文献
5.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跑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位置运动员在跑动距离、有球和无球跑动距离、不同强度跑动时间以及最大跑动速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根据运动员场上位置、角色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运动员犯规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通过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 6 4场比赛场上运动员犯规特征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全部比赛运动员共犯规 2 2 4 2次 ,越位 35 3次 ,被判红牌 15张、黄牌 2 6 2张。平均 2 .5 7min有 1次犯规 ,16 .30 min发生 1次越位 ,2 2 .0 0 m in出示 1张黄牌 相似文献
7.
第3 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女子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亚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3):89-92,9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中女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女子散打比赛中冲拳和贯拳是重要的进攻技术,鞭腿和侧踹腿是重要的得分技术,而摔法技术是致胜的关键;国外女子运动员侧踹腿技术和摔法技术运用的意识、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均逊色于国内选手。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女子散打运动员踢、打、摔技术之间的互补能力训练,强化技术特长,以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促进国内外女子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搂抱情况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中运动员运用摔法技术的数据统计发现,合理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对比赛中运用技术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文章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摔法在比赛中的作用,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搂抱摔技术加以分析,将比赛中五种得分率较高的搂抱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其技术特点,得出结论:合理的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以使现代散手训练更加直观和有针对性,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足球比赛决赛阶段的64场比赛1816次射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赛中场上队员的射门数、进球教、射门队员位置、进球队员位置、射门区域分布、射门部位的选择等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观察统计的方法找出他们的特点与规律,为足球训练工作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64场比赛中射门区域主要分布在2区和5区,占了总体的64.2%。射门队员主要以前锋和前卫队员为主,前锋和前卫队员的射门次数占了总体队员射门次数的86.6%。正对球门的进攻已经成为各队进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通过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 64场比赛的 15 8个进球特征统计 ,结果表明 ,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 ,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 ,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 ,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占比例较高 ,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 ,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裁判员的基本情况、执法经历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比赛中21名裁判员执法比赛,欧洲区裁判员人数的比例高于其他区;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6~45 岁之间;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主要以非专职裁判为主;裁判员的执法经历一半在6~10 年,其次是11~15 年;而助理裁判员的执法经历主要集中在10年(含10年)以下;裁判员共判罚犯规2 465次,出示黄牌345张,红牌28张,其中直接出示红牌9张,同一场比赛累计2张黄牌的有19次,通过t检验,小组赛犯规次数与淘汰赛犯规次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小组赛和淘汰赛的红黄牌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亚洲四队阵型特征、进攻战术特征、防守战术特征的分析,得出亚洲四队阵型不稳定且落后于世界足球强国,进攻手段单一,防守还存在着明显漏洞,定位球战术运用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散打已由最初带有明显传统拳类技术区别的百家争鸣发展为今天具有相对统一而成熟的“踢、打、摔”一体的竞技技术模式。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胜负双方在拳腿的使用总体上并无明显差异,而摔法的使用上则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接腿摔的使用上胜方是负方的2.4倍,明显高于负方。从我国散打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性质的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刻认识和理解散打运动员在技术运用上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每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创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9):22-23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中的147个进球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当今高水平足球队在高速度,强对抗比赛环境下进攻得分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中外运动员的得分以及战术行动数据统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三项主要进攻技术对比赛结果的贡献的大小依次为:腿法、摔法、拳法。国外运动员为:腿法、拳法、摔法。腿法得分与比赛总分关联度最大,对比赛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7种战术行动的运用特点和效果比较发现: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和防守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中外运动员在平均每局战术运用次数上差异不大,但在成功率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7届、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64场比赛进球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揭示两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的一般规律、特点以及差异,为今后的足球比赛、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