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各基本训练手段年度周期安排图1显示了高水平(运动健将与国际运动健将)女子链球运动员的各种基本训练手段的年度周期安排。分析可知,与一级和健将候补级运动员相比,高水平的女子链球运动员在某个训练阶段集中地承受某种负荷,具有自身特点。11月,大量采用辅助性器械(杠铃片、铅球等)的训练手段占据了主要地位。12月和1月,强调不同重量链球投掷练习、各种技术模仿练习和负重训练。2月(冬季比赛期),所有训练手段的负荷都下降。3-4月,专门的力量训练(负重与跳跃练习)和不同重量链球投掷练习(大多数是标准与超标准重量链球投掷练习)的训练量达到了顶峰。4月(春训期间),运动员进行了大量的短跑练习和一些技术模仿练习。夏季(主要的比赛期),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训练手段的量大幅度下降,达到了年度周期安排中的最低量。高水平链球选手Anatoly Bondarchuk的负重 相似文献
2.
女子链球是田径比赛中开展较晚的项目。国际田联于1993年在斯图加特第39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1993年以来创造的最好成绩作为世界纪录、世界青年纪录存入档案。1997年.国际田联确定将女子链球列为199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00年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至今,女子链球世界纪录已被罗马尼亚的梅林特提高到了76.10m。 相似文献
3.
发展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能力的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女子链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特点,认为发展旋转能力的训练手段包括:投掷不同重量器械的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练习,持杠铃的专项力量练习和基础力量练习,并阐述每种练习的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与其他投掷项目相比,女性机体更适于从事链球投掷,因为女性的上体较长(相对于腿长而言),这有助于在旋转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同时,女性的足掌较短,这也有助于在完成4次转体之后使身体稳定在投掷圈内。男性和女性,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的比例大致相同,这说明,在其他指标相等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具有同等的速度能力。女性肩带肌和躯干的力量,为男性同类肌群力量的40%-70%,而女性腿部肌群的相对力量,则往往高于男性的腿部力量。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在链球投掷中,下肢的肌肉力量是能否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6.
最近几年,女子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某些传统的训练原则和训练形式已失去原有的先进性,再也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但是,今天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对于专门从事跳跃项目的田径运动员来说,只有使训练手段具有严格规定的强度,适应为实现计划成绩所提出的要求,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使运动成绩闯过一个新的大关而必须完成的训练任务,还要适应(在某些 相似文献
7.
今天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对于专门从事跳跃项目的田径运动员来说,只有使训练手段具有严格规定的强度,适应为实现计划成绩所提出的要求,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使运动成绩闯过一个新的大关而必须完成的训练任务,还要适 相似文献
8.
通过专家访谈、运动学测试、动力学测试和肌电测试等方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和王峥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链球的旋转助跑技术表现出\"转动+平动\"的技术特征,摆动腿SEMG具有积极主动着地运动特征;中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转换技术具有\"低、平、快\"技术特征,最后用力阶段具有右腿\"快着地\"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链球运动员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心理训练。技术训练包括视觉神经系统、基本徒手训练、专项投掷训练,力量训练包括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链球运动员应保证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链球(男子)很早就列为奥运会比赛 项目之一,它是比力量、比技术、比协调灵 敏的运动,世界各国开展较为普遍。近八届 奥运会和世界大赛前3名均被欧洲人囊括, 在刚刚结束的悉尼奥运会上新增设的女 子链球前3名也被欧洲人垄断。 我国链球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 到开展。由于起步晚,开展又不普及,故水 平很低,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 距。为早日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宏 伟目标,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 本文就少年链球基础阶段如何进行 身体素质训练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 二、链球项目特点及选材特征 链球是属于…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体育强国对运动心理工作都非常重视,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奥运会训练基地都有常设的心理专家组,在奥运会代表团中均由多名心理专家到比赛现场协助教练员工作。我国运动心理训练研究工作在80年代初开始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在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长期 相似文献
12.
实施运动调节训练的有益之处是使运动员运动系统的稳定完善具有一定规律性。一开始,身体对任何新的活动都会产生反应,这对最初的运动成功来说是很好的。接下来的进展更具有选择性,并且受运动细节和外部因素特性的调节。在这种调节下,身体的一种系统可能会得到重要的发展,而其他系统相对少一些。这取决于它们各自在运动活动需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些高水平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常把目标订在破总分9000分大关上。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进一步提高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需要具备那些储备?作者认为,最主要的储备之一是改善对训练过程的控制。控制教学训练过程的目的是使所有的运动训练系统,适应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机能能力。在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最高运动技术阶段(19—26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预测十项全能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成绩的可能性和确定他的个人特点。2、制订出竞技目标和完成该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
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的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分期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根据撑竿跳运动专项力量构成特点,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可沿基础性全身力量训练、原动肌肉体积适度增加训练、原动肌肉最大力量提高训练、专项爆发力提高训练、最大力量与专项爆发力保持训练途径进行阶段性复合训练;(2)分期式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专项力量的转化与提高,而且可以保证竞赛期专项力量在比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个案研究发现,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经过系统性力量分期训练,在各项最大力量(负重半蹲、上斜卧推、肩上推举、硬拉、腿弯举、提踵)与专项力量指标(下肢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助跑5级跨跳远、跳远)上较上一训练周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并促进了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赵晓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9):34-3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成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由动作速度与技术有效结合因子、专项下肢爆发力因子、专项动作速度因子、专项基础力量因子和专项全身协调力量因子等5类因子所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秩和法”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构建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水平的综合评价量表,该方法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精确、科学,为今后女子链球项目的训练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17.
女子链球亚洲纪录创造者顾原的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随着田径运动的飞速发展,男女项目正趋于一致,国际田联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第39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女子链球1993年以来创造的最好成绩将作为世界纪录.存人档案”。1994年新修订的田径赛规则中设方的世界纪录、世界青年纪录,均增子链球。1994年公布了第一个女子链球世界录为66.84米,是@罗斯的库津科于1994年2月2:日在阿德勒旬i$。、ighi995年她又创造了68.16米的彩纪录。1996与罗马尼亚的美林特又创69.4:米的幻灵,lqQ出7月16日,她在布拉索夫创造了73.14米最新纪录。1997年确定将女子链球列为1999年世锦j2000年奥…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激烈的运动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获得冠军的人,有时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但一定是发挥最好的。冠军的悬念如此之大,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高水平运动员与主要竞争对手在技术、体能方面的差距已日渐缩小,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心理监控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