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运动、β-内啡肽与红细胞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细胞上,对红细胞的研究甚少.自从1981年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Red Cell Immune System)新概念后,红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又是密切相关的,形成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相似文献
3.
4.
高压氧与运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已有的研究显示 :高压氧能调整和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 ,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对运动性损伤也有很好的疗效。但过高氧分压和过长时间的高压氧治疗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氧自由基导致的过氧化损伤是高压氧毒性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综述了红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以及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研究的现况:红细胞膜上有C3b受体(CR1)。它是体内循环IC的主要清除者;运动通过影响内分泌、红细胞膜成分和性质、RBC-RFER和RBC-RFIR浓度等因素影响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免疫粘附可对不现运动应激产生不同应答,基本规律是: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较大运动量后即刻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恢复较快,大强度长时间运动或力竭运动可造成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并且较长时问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8.
运动与基因表达(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遗传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等许多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将其引入运动生命科学,开展运动对机体基因表达影响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本文就近几年来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脑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脑中的活性物质与脑的功能息息相关,是脑机能最有力的代表。从脑活性物质改变与运动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着重综述了运动时脑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改变对脑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动、免疫机能与病毒性感染(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对免疫机能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运动可使免疫机能增强,而过度运动则使免疫机能下降,从而导致病毒疾病的发生及运动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4-7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常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7-11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是导致机体老化和多种老年病的主要因素,健身运动可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老年性疾病,其作用机理与健身运动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运动与免疫(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重要的一种游离氨基酸。不管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运动应激状态下,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谷氨酰胺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密切相关,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对谷氨酰胺代谢影响不大,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尤其是过度训练往往使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下降。谷氨酰胺又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燃料",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释放谷氨酰胺减少,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下降,免疫细胞利用谷氨酰胺的速率受限,从而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但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帮助恢复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17.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的问题是运动生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交感-肾上腺系统参与了运动中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是运动性应激(stress)和运动性应急(emergence)反应,特别是运动性应急反应中生理激活、生理资源配置及代谢改变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原因。交感-肾上腺系统对运动应激的反应有直接、快速、敏感和广泛等特点。运动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激活与运动的强度、时间及运动模式等训练学因素有关,并且与运动者年龄、性别、适应水平等个体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脂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a)[LP(a)] 在结构上类似低密度脂蛋白(LDL) 。血清中Lp(a) 浓度基本上受遗传决定,但有种族差异。Lp(a)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联系有明显的独立性。冠心病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运动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各种运动训练对Lp(a) 浓度的影响,以期探讨运动防治冠心病之机理。结果表明,长期耐力训练可轻度升高Lp(a) 浓度。初步推测,这种运动可能较有利于运动引起的血管微小创伤的修复,与其他血浆脂蛋白的变化一起对防治冠心病(CHD) 有积极作用。急性大强度运动后,可使受试者血Lp(a)浓度下降,表现出组织损伤之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体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与能量代谢特点,并结合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以及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