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时机体在低氧的刺激下,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反应以应对低氧刺激,这些适应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综述了高原训练对机体呼吸功能、心脏、骨骼肌、血液和激素与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本文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高原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主要从高原训练对心率、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右心室功能和心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总结相关文献得出:高原训练初期,会引起心率的升高,每搏量的下降,心功能下降;高原训练后,存在三种情况:①泵功能加强,收缩功能加强,舒张功能不变;②泵功能加强,舒张功能加强,收缩功能不变;③心脏功能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高原低氧低压环境对运动员自主神经的影响,对12名男子速滑运动员在1800m高原训练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高原训练前指标相比,高原训练三周后,速滑运动员HF、TP上升,LF、LF/HF下降,但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庞加莱图出现发散趋势;高原训练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出现显著下降(P<0.05).可见,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的自主神经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白细胞总数变化的角度,综述国内外有关高原、亚高原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高原、亚高原训练的免疫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高原低氧环境中,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于平原地区。因此,研究了解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对人体工作能力的影响以及在高原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对指导高原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1、大气压和氧分压低,空气稀薄 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对地球表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海拨高度的变化而改变。在海平面(海拔为0),当温度为0时,大气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在高原大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及恢复期,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明显改变,导致各内分泌腺体和细胞的激素分泌水平出现相应的变化,进而各种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后恢复的程度和某些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高原训练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对国家短道速滑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进一步监控和探讨亚高原训练对国家队短道速滑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单克隆抗体双标记技术检测分析了国家短道速滑队员备战2002年冬奥会期间3次亚高原训练及其前后的细胞免疫参数(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变化。主要结果和结论:常规运动训练对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大,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一种相对稳态;亚高原训练则显著影响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功能。建议:在研究运动训练对高水平运动员免疫功能影响时,应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尤其是高原和亚高原环境的影响;在亚高原和高原训练中,应十分重视监测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以湖北省游泳队为期23天高原训练的1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的血乳酸、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醇等方面进行机能监测与分析,探讨高原训练对游泳的生理效应。结果验证了高原训练提高机能水平,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血红蛋白回升等,为监控训练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高原训练法一直是竞技体育训练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方法,并越来越引起各地运动队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该文通过梳理体育教材、国内外相关文献等,针对高原训练法对运动员骨骼肌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相关影响展开论述。当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下数天、数周、数月后,机体会逐渐适应氧分压较低的空气环境,而适应带来的这些有利效应,将会在回到低海拔地区1个月内消失。该文根据高原训练对运动员人体功能的变化和形成的适应性进行综述,希望为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必要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赛前高原训练对世居高原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等方法对7名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赛前33天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探讨赛前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其在预定时间内发挥出高原训练效应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血项显示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至训练结束恢复到训练前水平;VO2max无明显变化;CK、BUN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睾酮值、T/C比值均显著升高。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经赛前高原训练后其血象指标和激素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大脑决定着人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是支配人体的中枢。当周边环境改变时,对于人体的影响也同样是对大脑的影响。高原环境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是一种不利于生活,更加不利于运动的自然环境,但随着高原训练的兴起,它仿佛又再次受到关注。而高原训练的难点也许并不仅仅在于身体,大脑的适应性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希望通过对于高原环境下脑功能影响的分析,能够对高原训练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无氧阈值的影响,系统观察了1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3周高原训练前后无氧阈值的变化。结果提示:1)高原低氧能显降低机体的AT;2)高原训练能够使机体AT明显升高,而且这种效果在下高原后至少可保持3周。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对EPO和红细胞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艳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Z1)
高原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增高,而红细胞生成主要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EPO和红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19.
高原训练因其独特的训练效果,已经成为体育界高度重视的热点。福建省游泳队的五名运动健将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前的8月份在昆明海埂进行了一次高原训练,通过跟踪研究,对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科学掌握高原训练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是提高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