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应对日益频发的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以及产生的问题,本文结合司法实践案例,针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产生的原因、恶意的认定困境以及被告人在遭遇恶意诉讼时如何应对,展开探讨并尝试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对于专利恶意诉讼的规定散见于系列规范性文件及司法判例中.各级法院也不断尝试着勾勒专利恶意诉讼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专利恶意诉讼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等基础问题的认识也逐渐趋于统一.对于专利恶意诉讼,应区分明知没有事实和/或法律依据的实体意义上的专利恶意诉讼以及仅对于程序性诉权的滥用.对于前者,重点考察当事人的\"恶意\";对...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上网过程中,有一次无意中打开了一个网站(此站名为:www.1800.com)。可是以后不管我是否愿意上此网站,只要我一上网,此网站就立即占据着我的上网主页。即使通过修改“工具”———“Internet选项”——“修改当前页为主页”可还是无法更改此种状况。  相似文献   

4.
伴随市场经营中各企业商标品牌战略的兴起,商标的恶意注册及恶意维权现象日益增多.本文从剖析商标恶意注册与恶意维权的具体样态入手,展示商标恶意注册与恶意维权产生的危害.同时,对商标恶意注册与恶意维权的规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利保护必须明确划定其法律边界,但专利权与其他合法权利存在交叉、重合或冲突,因而要求专利权不得与在先取得的其他合法权利相冲突,并不得妨碍在后善意取得的其他合法权利。不仅如此,专利权还向其他权利领域、公共领域不断扩张,因而限定专利权只保护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及其实施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是为了判断网页中是否含有这些恶意代码而产生的,它根据目前常见的一些恶意代码所执行的操作,当用IE访问这些网页的时候,如果出现这样的操作,就将这个网页判为恶意的网页。判断恶意操作的方法就是通过Hook掉一些敏感的API,当调用这些API的时候,就断定它执行了恶意的操作,从而将其网址加入恶意网址库中。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产权流氓"披着合法外衣,干着职业碰瓷、敲诈勒索的非法勾当,典型例子就是"恶意商标"。近日,有调查显示,2016年,超过八成的电商曾遭"恶意商标"投诉,且有18%的商家一年被投诉超过5次。肆虐成灾的"恶意商标"已影响到数百万商家的正常生计。所谓"恶意商标",就是将行业的通用词、描述词注册为商标,然后要挟使用了该词汇的商家出钱私了。目前,诸如"呼啦圈""吉祥物"等行业通用词或商品描述词已经堂而皇之地被人抢注为商标。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恶意网页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对典型恶意网页进行了分析与分类,通过对现有的恶意网页检测技术的比较分类,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月刊》2009,(6):41-41
我和朋友承包一个鱼塘,承包期为10年,去年我外出打工,在未告知我的情况下,我朋友把合同修改为15年,并擅自把鱼塘卖给别人,卖了以后至今未不把钱给我。请问我如何办?  相似文献   

10.
恶意广告软件是指未经用户允许,下载并安装在用户电脑上;或与其他软件捆绑,通过弹出式广告等形式牟取商业利益的程序.这类软件大多通过共享软件传播,因其推广成本低而受到广告客户的亲睐,但其同时消耗网络用户的系统资源,侵犯了用户上网的自由选择权、知情权及财产权,甚至在后台收集用户信息牟利,危及用户隐私.对此类软件的运行我们应适度容忍但严格规范,严格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诉讼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保护的权利,权利包括“权”和“利”两个部分,“权”和“利”是形影不离的两兄弟。知识产权诉讼起因多是为了维权,而在实践中大部分知识产权权利人往往是冲冠一怒为了打击侵权愤而提起诉讼,但是最终的结果常常只是维了“权”,却没,“利”,也就是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常人所说“赢了官司,丢了金钱”,这个说法在知识产权诉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怎样才能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既维“权”,又得“利”呢?本文试从博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奇葩故事天天有,法庭之上特别多。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奇奇怪怪的诉讼。坏人变聪明了牢狱给罪犯提供了大把时间去思考人生,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犯人利用狱中的"好时光"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自己告自己。你以为这个人自述罪行,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了,那真是大错特错。1993年,罗伯特·李·布洛克因为入室盗窃,金额重大,被捕入狱。1995年,狱中的罪犯布洛克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把这种不是为了寻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投资者投资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而是为了摄取公司利益相关者(公司流通股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界定为“恶意”融资后,用实证方法描述了“恶意”融资的表现,并认为大股东进行利益摄取,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制度和政策不健全是上市公司恶意融资的原因。最后指出恶意融资会产生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等影响,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事件:截至2020年12月13日,在中国商标网一共有122件涉及"丁真"的商标注册申请,除丁真所在的公司申请注册18件外,其他申请者均为与丁真无关的个人和公司。近日丁真爆红,引发各地"抢人大战",纷纷邀请其到当地做客。如今,商标注册领域又上演了一场"抢丁真"。那些与丁真无关的公司和个人以丁真为名注册商标,对丁真及其公司的权益造成影响,也容易混淆公众视线、造成错误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16.
王成 《人天科学研究》2011,(10):126-127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恶意网页已经成为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Rootkit是一种基于Windows分层驱动模型的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Rootkit技术的恶意网页防护系统的设计,对恶意网页防护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恶意下载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快速识别的方法——基于会话ID的恶意下载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接入点在网络管理人员不知情或未获许可的情况下安装,则被视为恶意接入点。恶意接入点均未应用合适的安全设置,该类接入点可能会将内部网络暴露给外界,危及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根据信号参数可确定无线节点物理位置的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损耗模型原理的恶意接入点搜索方法。该方法可在廉价工具与较少的信号强度测量次数的条件下完成恶意接入点的快速定位搜索。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巨大商机,作为网络平台上宣传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窗口,标识企业网络地址的域名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日益显现。有关域名抢注引发的纠纷已成为网络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域名恶意抢注的法律问题作一探讨。 域名是因特网用户在网络中的名称和地址,是为了方便记忆数字化网络地址而以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域名由若干不同级别的子域名组成,顶级域名分为国家顶级域名与国际顶级域名。申国顶级域名为CN。在其下的二级域名分为类别域名(如.com,.ac,.ed…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青岛邦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段有涛经理非常郁闷,因为他从朋友那里得知自己公司一直在使用的“邦润”标志正在被一家同行抢注商标,而他们公司虽然使用了该标志已有一年多,但从未注册商标。他后来在报纸上证实了朋友的信息,发现和他们一样被同一家企业抢注商标的民间投资公司在青岛共有20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