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群及其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但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服务业在区域产业体系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更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实证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四大城市群进行比较,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鹏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3):42-46
以武川县为例,在分析武川县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武川县卫生健康状况作了详细分析,从加强县域顶层设计、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振兴蒙中医药发展、实施智慧健康医疗、努力建设健康环境方面提出了加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5.
高校科技竞争力是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3个不同维度构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以2015年—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高校科技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获得了31个省(区、市)高校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发现全国高校科技竞争力持续提升,但东西部差距逐年拉大;驱动科技竞争力因素具有多样化,不同地区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匮乏,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若干评价指标,利用TOPSIS法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近年来各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发现山东和江苏是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最为活跃的地区。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将评价值作为因变量,评价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出各指标的模拟权重,并对评价的单调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海洋第三产业值的权重最大,其次是海洋第一产业值,再次是海洋第二产业值和海洋经济比重,两者权重相当,海洋第三产业比重的权重最小,所有指标对评价值而言都是单调递增的,评价的单调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通过建立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在科技竞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地区科技竞争力与地区经济实力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在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划分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类型。结果显示,根据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的位次变化,可将其划分为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波动型四类,根据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内部结构,可将其划分为规模市场主导型、强创新弱市场型、绝对成长主导型、结构基本均衡型和结构特殊不均衡型五类。 相似文献
9.
依据1995~2010年的我国七大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发现,考察期内,七大地区的就业和FDI的区间差异对各自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73.17%和66.87%,区域差异主要是区间差异造成的.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就业决定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FDI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就业差异的显著因素.除华北地区外,整体上FDI加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就业差异,缩小了中部地区的就业差异.就业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间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就业转移、就业替代和就业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资本—产出比率"这一视角,运用1980—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我国、印度和美国近三十多年来宏观投资效率的变动情况。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投资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相对较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效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蕴涵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印度和美国也同样出现投资效率下降趋势;仅仅从数值上来看,三十多年来,中国和印度宏观投资效率并无绝对高下之分,并且中国的宏观投资效率也远远高于美国,但综合考虑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后,印度和美国的宏观投资效率都略高于中国。因此,无论是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值得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