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毛加明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59-60
视频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视频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视频案例分析研究。视频案例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契合高职学生特点,从开发主体、视频案例选取、应用、学生评价等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品质修养以及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是改变职业院校以技术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兼具高技术与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对高校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符合当代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以及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所有教育环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作为思政理论课的一种教学形式,应以创新教学方法为基础,突出其自身实践性、互动性、延伸性.为此,将主要对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小林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5)
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回顾认为:应注重加强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为起点,在教学方法要体现灵活性、学内容应注重的科学性,在教学评价上要体现出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6.
加强思政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多采用以提升思想层次为主的感悟型实践教学、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主的体验型社会实践教学、以提高工作能力为主的综合型社会实践教学三种形式,这些形式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水平,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郝鹏飞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4-88
基于社会学互动理论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教学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互动主体、互动内容、教师角色及三者关系,试图概括出互动教学的内在规律,构建出高职思政理论课互动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9.
黄显琴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49+52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中始终面临着\"教学\"与\"学习\"两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注重教学模式的生动化、多样化发展。其中,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政教学中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该教学方法在思政理论课程中的具体运用,来分析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46-49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是相伴相随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应遵循二者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用学科建设代替课程建设,更不能用课程建设代替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余楠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3):88-9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升课程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最根本的是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强化制度设计,着力构建“三层次四模块”的管理体系以及开放稳定的保障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杜彩银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4(1):5-7
怎样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禁毒宣传教育的有效对接,使禁毒宣传教育学科化、常态化、规范化?文章在分析了高校禁毒宣传教育的现状之后,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隐性课程构建所面临的一系列两难境地,主要表现在:课程定位两难、主体选择两难、资源取舍两难、评价标准两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顶层设计划清思政责任田的前提下,于思政课中植入专业元素,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搭建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交流互动,保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境融情强化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明情析理突出情理互释的辩证思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情境教学的必要性所在.情境教学旨在设境融情、明情析理,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在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过程中升华大学生爱党、爱国的上进品质与情操.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艺术专业特色相结合,把微电影作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认知的同时实现专业课知识的实践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文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了可行性研究,以近千部学生的微电影创作过程和作品为研究标本,分析和总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的教学和实践方法。通过微电影的实践教学与成果展示,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创新提供重要参考,并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发展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必须实现教学观念、教学主体、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李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4):143-14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方向。思想政治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完美人格的任务。加强中学生的人格教育,使中学生形成健全而高尚的人格,就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学教育的所有学科中,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认真研究人格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9-61
现代学徒制是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联合办学,侧重提升学生技能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学徒制视阈下,要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需分析思政课面临的困境,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思政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体系进脑入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