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加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商誉权是商誉主体对其商誉享有专有权和享有商誉不受侵害的权利,文章认为要确立商誉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侵害商誉权的构成要件有:(一)行为人具有损害他人商誉的违法行为;(二)有损害事实;(三)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对商誉权的法律保护,一方面要在未来民法典中确认商誉权为独立的人格权,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侵害商誉权的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2.
商誉权不具有人格权属性,对其属性争议的根源在于误认为其具有“人格、财产双重属性”。商誉权的客体是商誉,商誉体现为社会公众对某一特定企业的综合评价,本质是反映企业等主体的“结构性信息”,是企业一系列智力活动的成果,属于创新性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新性智力成果,本质上是信息,因而商誉权是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
4.
论侵害商誉权及其法律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娜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商誉权是商誉主体依法对其创造的商誉享有的专有权和享有商誉不受侵害的权利。侵害商誉权是一种独特的侵权类型,表现在:侵害商誉权的客体是法律保护的商誉;侵害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侵权人大多是被侵权人的竞争对手;侵害后果有其特殊性。针对这一特别的侵权类型,笔者建议通过两个途径来救济其损害:确立商誉权的法律地位,用直接保护方式保护商誉权;全方位地依法确认、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商誉侵权行为是在市场体系下存在的、较为隐蔽的侵权行为方式,但是,它却能给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易为人们所认识的商誉侵权行为主要包括贬损、盗用、诽谤、诋毁;着重对商誉淡化行为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法人权力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中并购重组交易类型增多,商誉权问题已经成为会计和法律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现实生活到法律领域,再伸延至会计领域,进一步探究商业实践中商誉本质,确定商誉权的法律属性,进而通过其法律性质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胡承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7):64-66
我国在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可以作为合法的出资方式,但却对作为知识产权中的商誉出资在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予以否定。我国有关公司的法律规定在商誉出资这一问题上是存在矛盾的。商誉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具有出资的适格性,但要对商誉与一般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9.
10.
论商业秘密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5):75-79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和特征是知识产权法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研究相关理论问题,比较商业秘密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差别,对以最佳途径实现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利保护,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促进与国际趋势的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季秀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632-636,663
在传统民法中,信用具有道德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双重含义,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与商誉均指他人对民商事主体经济方面的评价.信用侧重于对民事主体偿债能力的评价,商誉则泛指对商事主体综合经济素质的评价.在传统民法中信用权具有人格权的法律属性,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权与商誉权则同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只规定信用权而不规定商誉权,以突出立法对全社会经济信用树立的倡导、指引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化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1):40-44
文章认为《物权法》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物权法》不是一部完全创新的法律,阐述了《物权法》对商业银行的一系列影响,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运用《物权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摊销以及负商誉等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会计处理日益规范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商誉及商誉会计不仅是会计实务的呼唤,而且也是丰富会计理论的要求。本文针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廖鑫彬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62-64
随着耕地保护的加强和城市可供土地的日渐减少,商业拆迁将会替代土地征收成为不动产权利冲突的热点。分析现行拆迁模式下权利规则的弊病,借鉴法经济学者倡导的财产规则和责任规则,构建新的商业拆迁权利规则。该规则应兼顾公平和效率,能够有效平衡商业拆迁过程中各方的利益,构筑新的拆迁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权艳红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4):41-42
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目前的困境进行理论实证分析,剖析这种困境发生的原因、条件和本质,分析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