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2.
3.
5.
一、活动设计意图海面宝宝是现在每一位幼儿都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他们对海绵宝宝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既然幼儿那么喜欢这个卡通人物,那为什么不把它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呢,根据小班幼儿对故事、小动物、游戏感兴趣的特点,选择游戏化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以海绵宝宝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来,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如何克服以往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遵循“三定”(即教师定主题、定角色、定道具)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让幼儿自己确定主题。幼儿在游戏前就已有“我想玩什么”的初步设想 ,教师在游戏前应运用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定下主题 ,然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扩展主题。如幼儿想玩“娃娃家”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家里的小孩生病了怎么办?想玩“去医院”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非闹着喝水怎么办?2.角色分配自主。即让幼儿按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8.
9.
10.
户外活动时,我和王老师组织幼儿玩“小鱼小鱼哪里游”的游戏。被选中当小鱼的小朋友在由老师和孩子们围成的圆圈内开心地游来游去。和我拉手的丁丁小朋友很想当小鱼,说一次也没当过,我被他缠得不耐烦了就松开他的手说:“去吧!”没想到他竟然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我终于可以当小鱼啦!我终于可以做游戏啦!”又对我深深一鞠躬说:“谢谢张老师!”我一时愣住了,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学游戏的可变性,是指在不改变某一游戏的目的和主要规则的前提下改变某些游戏规则,使之派生出另一个或另几个游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14.
《课堂内外(小学版)》2011,(4):51-51
推荐理由:女孩子们都爱玩的游戏,乐乐姐姐也不例外。道具:无人数:3人以上 游戏准备:大家先手拉手站成小圆圈。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其中一名同学将自己的一只腿倒钩着放在旁边两同学的手上单脚站立。然后,所有参加游戏的同学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外一名同学的臌垦上,所有同学将腿搭好后,最先那名同学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同学的腿上,“花篮”就算编好了。 相似文献
15.
《课堂内外(小学版)》2011,(6):51-51
游戏准备:一位同学当交通警察,其余同学做行人。游戏规则:“警察”背对着行人站在大约8米远的地方,口里念“红灯、绿灯”时,做行人的同学赶忙偷偷向前朝“警察”走去。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