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2.
新世纪以来,质量公平成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新追求.语言,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应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语言融通路径摆脱结构主义思路,借助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展示了城乡语言差异以及农村语言和学校语言间的区隔,揭开了城乡教育质量不公平的微观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它试图超越农村语言与学校语言的二元对立,以农村语... 相似文献
3.
教育社会学自诞生以来,“教育社会学何为”一直处于讨论之中,未能形成基本共识,教育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对教育社会学已有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文章在厘清学科独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学以及社会学这两个与教育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学科特质的探讨,形成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认识。 相似文献
4.
5.
叶信治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10-13
对立型教育评价由于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真诚友善的情感激励、健康向上的发展文化,无法真正发挥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对话型教育评价具有民主、友爱、开放、共赢、创造等特点,其目的不是控制人和利用人,而是解放人和发展人的力量。对话型教育评价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积极上进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形成诚信、友爱、和谐、民主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类型 ,我们可以把这些“对话”关系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教科书及其以外的以纸质材料印刷出版的辅读教材、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的阅读理解。有人说 :“活人读死书 ,可以把书读活 ;死书读活人 ,可以把人读死。”这话很形象地告诫我们 :读书不应该将书的内容纯粹看成是一种定格的文本 ,而应该将它们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 ;阅读它们时 ,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 ,灵活地、多角度… 相似文献
7.
学校空间通过内部的区隔化,确立自身制度化的空间构建。通过脱域化,即教育场景与地方性社会情境脱离,使学校空间与整体的社会空间的构建相融合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9.
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下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给目前的教育研究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很多研究者通常用“本土化”的诉求来表达抗拒西方文化霸权的心愿。本土化的含义是与国家、民族和地方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可以明确本土化所包含的意义。在目前的教育社会学本土化建构中,存在着对局内人信条的肯定和对近经验的迷恋,其中隐含着民族中心主义和对社会权力结构复制的不自知,采用“文化自觉”的态度对此加以清晰的认识,应该成为目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红色经典"曾经哺育过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变迁、亚文化、"麦当劳化"等因素,使红色经典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要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就不能不从教育社会学和文艺社会学的角度,对红色经典教育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既是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创生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获得公平和公正的教育权益的过程。当今,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但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大多还只是就教育而论教育,甚或有借素质教育之名而行不公平、不公正之实的现象。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就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理性地审视素质教育实施的社会政治条件,并合理地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反思性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质。我国社会学本科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批判性反思精神,做好大学新生的启蒙教育工作,编写出更多新颖生动的本土化教材,对有无学术志向的两类学生因材施教,多给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提高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旨在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亦即将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联系在一起。职业和教育是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时间事件,时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时间与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职业时间由他者支配和职业时间由本己设计这两种职业时间形态。对时间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宏观层面的时间制度、中观层面的时间结构和微观层面的时间逻辑这三个教育时间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教育展望》2008,(1)
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学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每课毕,我们总感到预设的周密与生成的多变相交织,教师的内存与学生的灵动有落差,于是一个素朴的想法如何让课堂更精彩和完美是教师的心曲流淌。反思,和自己心灵对话也成了教师的应然追求。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为半径,半径越大,反思越深刻,对教学的认识、对自己和学生的认识也越会随之深入和全面。本文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素材,以新课程理念为凭依,抛砖引玉,从三方面来阐述: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关于反思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从话语霸权走向平等对话——对教师话语霸权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校的课堂世界中普遍存在着话语霸权现象,教师话语霸权的产生是教师权威和异化的师生交往所导致的,因此期望通过重构课堂生活、淡化教师权威以及实施对话教学来实现从教师话语霸权向师生平等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的反思——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教育的成功是显著的。教育的普及,知识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拥有,大大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素养与文明程度,科学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们得以武装而富于发展的资本,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程;各发达、发展中国家均利用教育成功地谋求在现代... 相似文献
20.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5,(8)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打破\"一言堂\"的单向流动模式,而是走向\"对话式\"合作互动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走向个性化、民主化、生活化。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引导自学,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知识碰撞,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互动的课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