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王朝更替的模式基本相同。权臣先由军功成为开府的高品将军,然后控制朝政,确立霸府统治,最后登上皇位。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具有时代特色。南朝时期霸府统治的时间都不长久,集一代人之力就完成了霸府向新王朝的转变。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都与某一地域集团有密切的联系。士族在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中仍然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欢在晋阳缔造霸府,控制东魏的军国大权,掌握实际的权力,东魏皇帝成为傀儡,东魏朝廷形同虚设。经过高澄、高洋发展,霸府统治日益成熟。高欢父子霸府机构庞大,僚佐众多,保障了霸府的顺利运转。高欢父子霸府统治运转的方式有:京台机务,情寄深远;晋阳霸府机构和职能的扩充两个方面。东魏、北齐的更替,在高欢父子的霸府统治基础上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4.
谢安、桓冲与东晋皇权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孝武帝时期,谢安与桓冲为了本门阀的利益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不仅受门阀政治的制约,更受皇权政治的制约,反映出所谓的“东晋门阀政治”实质上还是皇权政治。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与衰落都与皇权政权密切相关。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走上了与门阀士族政治相结合的道路,并服务于门阀政治。然而,皇权一直对它顽强地发挥影响与作用,并最终在皇权的作用下不得不走向衰微。魏晋南朝时期,尽管门阀大族努力经营自己的政治模式,但皇权政治仍然是社会历史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登峰造极时代,门阀政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东晋有其发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它以空前强盛的庄园经济为基础,与皇权政治相抗衡,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独特局面更加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7.
余玠出师兴元府之役是南宋抗蒙四川战场难得的亮点之一,却因史料匮乏,致使后人多不能详其本末.此役代表了南宋四川军民抗蒙反击战的最高水平,也成为后人研究余玠事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余玠出师兴元府,既是挽救四川安危的历史抉择,亦是实现其平生抱负的必由之路.为此,余玠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取得了一定绩效,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册府元龟》是北宋初期编的一部类书,引文方法却与其他类书不尽相同,主要采用合引法、重引法、存异法和补注法。文章通过比对研究认为,《册府元龟》的这些引文方法充分体现其作为史部类书的特点。这些方法利弊互见,尤其是引文不注出处可能是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将军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与州府的军府化过程可谓一在中央层面一在地方层面,共同推动着两汉政治体制的演化。这两种演化趋势于汉末合而为一。曹操霸府就是这种演化的结果,亦即公府幕府化的完成。这一点在曹操霸府军事参谋机构的设置上可得到确证。而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上的规定也奠定了魏晋以后加兵公府及地方军府的基本框架。公府幕府化的结果也表明军事因素开始全面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东晋以其门阀政治的格局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形态发展完备的一个朝代。士族在各个方面都掌握着话语权,文学领域也深深烙印着士族的痕迹。东晋门阀政治的格局决定了玄学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也相应地导致了玄言诗在东晋流长久远。而且,玄言诗能够在东晋文坛上几乎一枝独秀,也与门阀政治格局下,政权的掌控者与文学话语权的掌控者合一这种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系级应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重视系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好四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以抓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优良系风的形成;以环境建设陶冶学生的情怀;以诚信建设为主题加强德育工作;以新生、毕业生思想教育为重点开展针对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从政治机构设置完善化与功能合理化程度、公民政治参与水平、政治化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分析了现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状况、影响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因素及农村政治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就是要做到 :把课堂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把解决学生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15.
国际政治中是否具有社会性?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主权国家之间缔结成某种社会契约;形成了某种较为稳定的国际秩序;具有天生而且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具有某种体现共同价值观念的国际政治文化;国际政治不是无国际治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奥克肖特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认为,政治上的保守气质重视约束和节制;他意识到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与政治有限性视角是根本对立的;他对政治持怀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态度.研究奥克肖特从历史传统、理性主义和公民联合体角度理解的政治有限性问题,不仅能够深刻把握奥克肖特思想的发展脉络,而且能够深化探求政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政治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人们虽对之耳熟能详,但仍有必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思考,这有利于人们加深对其理解,以提高政治研究的实际绩效和完善政治学及其知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在思想政治课中巧妙地运用文学内容 ,往往能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践 ,寓教于乐的效果及如何在政治课中运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大慧 《教学与研究》2005,12(12):36-42
战后日本政治史是一部保守与革新相互对立与斗争的历史.从保革对立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日本政治是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的保守化,自上世纪80年代起日渐明显,在冷战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总体保守化倾向.这种保守化潮流的形成,固然与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其中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能低估.今后日本的保守化趋势无疑会继续发展下去,并将对日本的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