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曾育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07-109
人民性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决定了作家写作时的那种自然而生的平民性。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在关注底层民众、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对时代大潮中涌现的先进人物、英雄人物进行了平民化的描述,充分地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民性道德理想,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著名国际报告文学作家、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其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强烈的生命意念和崇高的人类关怀作为深入社会、观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折射出他敢于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平等、诚实、正直、客观的伟大品格。尤其是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生存的热切关注显示出较多的人民信念。循此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斯诺精神的内在生命质态,并预求能为转型期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当代文学史一般对大跃进时期的报告文学一笔带过,一口否定,这种定性分析的思维惯性影响着学术界,有必要进行探讨,大跃进时期的报告文学和大跃进报告文学,是两个重要概念,前者包括后者,然而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表现,后者却具有一定的代表者,大跃进时期的报告文学包括两部分,即大跃进报行文学与非大跃近报告文学,非大跃进报告文学应该肯定的,大体可分为三类,大跃进报告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基本特征是,以褒奖之笔实录浮夸的“真实”,这也是它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核验的根本症结,大跃进报告文学的特点是:1、唯意志论无限扩张。2.非本质真实的“真实性”,3.知识的罪与罚。4.概念化,模式化。5.艺术上的粗糙。 相似文献
5.
刘乃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
在农民过着奴隶式苦难生活的长期封建社会中,一个敢于正视现实、较为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才能的作家,总是会写出百姓悲辛遭遇的某些方面,唱出歌咏民生疾苦的深沉歌声的,歌咏民生疾苦,这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传统,也是苏轼诗歌的一个显著特色。“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文化专制主义横行。他们用“人性论”“阶级调和论”等棍子对文学研究领域中“同情人民”“为民请命”的说法大施挞伐,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一些学人对古代文学中反映人民疾苦的一部分优秀遗产不敢问津。为了拨乱反正,肃清流毒,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清理和吸取优秀文学遗产,对如苏轼这类歌咏民生疾苦的诗歌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命运经常和人开玩笑,苏轼与许多先贤后进一样生不逢时,他在中国古代那个畸形社会里,纵有浑身的才学,却也只能在仕途的案板上作鱼作肉。 相似文献
7.
就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而言,《哥德巴赫猜想》可谓东风第一枝,它复苏了报告文学创作,开了一代新风.它的可贵就在于在新时期文学中第一次把知识分子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来礼赞,如实地、形象地展现了十年内乱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歧视和迫害,以及 相似文献
8.
报告文学写人的范围和领域的大大扩展,已是新时期以来不争的事实.无论古今中外,正面反面,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一切男女老少,只要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典型,统统都涌进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人物画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6,(6)
《平凡的世界》是反映当代社会大变革时期人物奋斗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巨著,其浓郁的乡土情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尤其是书中传达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激励了无数读者。通过时代和地域两个层面的分析,深层阐述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刘保亮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73-75
阎连科是一位对小说文体有着高度自觉意识的作家。其《日光流年》的并行体既令人惊奇又意味深长。从互文性理论看,并行体构造了与《圣经》的互话语空间,使三姓村现实苦难生活及卓绝抗争走进遥远的历史深处,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神性光辉;并行体内不同言语之间隐含着对话关系,其形态为同构、对比和互衬。原始生存竞争神话构成了小说内在的、隐匿的互文本。 相似文献
11.
蔡贤富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129-130
读章罗生教授51万余字的《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人们可以感到,作者对报告文学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的详尽掌握和丰富引用,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另一方面,《发展史》又兼采众长而又有所创见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报告文学史研究的特色。 中国的报告文学从19世纪末算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真正对报告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却是20 相似文献
12.
韩延玲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3(4):18-21
本文在简要概述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对人力资本投入效益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即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是有限的,而且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贡献将增长缓慢或不再增长,但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及其潜力却是巨大和无限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我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新疆人力资本投入效益是物质资本投入效益的2.3倍。因此,新疆要加大以教育、科技为主体的人力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卡莱茨基以收入分配理论为纽带,把他的微观价格理论与宏观的国民收入分配以及国民总产出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把工会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这一决定垄断程度大小的社会制度因素,通过垄断程度这一概念引入到了包括宏微观在内的整体经济学分析模型中,从而为今后经济学的发展--把制度分析和传统的经济学分析相结合--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的本体性矛盾及灾难报告的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世连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1):55-56,60
报告文学中新闻与文学在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是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报告文学的生命力和魅力就在于这种矛盾所形成的特定张力。 相似文献
15.
尹均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7-63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报告文学一直是以主旋律为基调,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大事件,讲好中国故事,提振民心士气,成为当代中国人追求中国梦的宏大叙事史。近年。中国报告文学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主流文学体裁。最近有人以美国的"非虚构"来量裁、套用、甚至想取代中国报告文学体裁,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应该坚持中国报告文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人的审美趋向,让报告文学得到长足而健康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所说,不要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6.
陈大寅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7(1):39-41
网站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基础,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交互环境是发展远程教育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它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建设,要从可持续发展来寻求合理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韩永荣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4):10-12,15
青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安全提出了挑战,人们担忧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现状将受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冲击.本文就如何面对面临的窘境、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了摆脱窘境的对策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篇报告文学《调查古井贡》是一部富于理论意义的成功的创作范本。这个成功的创作范本是文学报告与企业积极共谋的结果。因为它们共谋了自由的创作空间 ,共谋了文学报告的真实 ,共谋了企业与文学报告的终极价值。这一成功的合作范例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 ,对创造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经济活动、人与事的报告文学创作来说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骆顺民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2):38-41,45
龚举善教授《走过世纪门》是一部有着较高学术价值的报告文学研究专著,其学术理念、本体思路、对报告文学主题的分析、对全球视野下纪实文学的宏观把握以及开放的结构形态,是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