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陈雄成 《兰台内外》2023,(16):70-72
智慧时代,图书馆的数据快速增长,受到的安全威胁也与日俱增。文章分析了当前智慧图书馆的数据安全治理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图书馆时代大数据安全治理的策略和构建智慧图书馆数据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方案,确保智慧图书馆时代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2.
燕志华 《新闻通讯》2011,(10):26-28
Web2.0时代的本质,在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中国社会历来缺乏互动.几千年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社会文化心理传统,加之又历经威权时代的锤锻,形成了自上而下单向度的社会结构。因此Web2.0技术的进入,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隐私问题围绕个人主体、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信息三个方面,形成了以个人主体控制和访问授权的隐私治理核心范式,固化了个人主体的隐私传统。数智时代,随着智慧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对个人数据需求日益剧增,隐私的个人主体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的社会结构、功能、价值、法规等四个方面,探索个人主体的隐私保护结合社会保护的进一步融合模式。以AIGC技术创新为例,探索个人数据法规政策等社会理论的治理路径,完善具有社会性、监管性、风险性、制度性的隐私治理框架,最终形成数据价值、数据安全在内的系统化智慧图书馆隐私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以安全合规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实现图书馆多模态融合发展。[方法/过程]以用户数据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度为规制,解析用户数据治理的主题分布;以“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轴,以“应用场景”为辅助,采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三级主题编码,逐级归纳、提炼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的合规要求,进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合规治理机制。[结果/结论]构建包括6个一级主题、41个二级主题以及184个合规要求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数据治理合规要求体系,形成用户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用户数据运营体系、用户数据规范保障体系等多系统融合共通的用户数据合规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阐述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构想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振玉 《兰台内外》2022,(35):61-63
本文主要剖析了关于构建智能图书馆中存在的大数据问题,重点论述了智能图书馆和数据治理之间的相互关联,探索逐步融入智能图书馆中的大数据治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业务流为驱动,逐步融入大数据治理系统中的智能图书馆架构体系,并对数据治理子平台的各模型做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9.
数智技术促进智慧图书馆服务变革,个人数据是支持服务转型的重要资源.智慧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隐私—信任\"关系是治理模式由\"堵\"到\"疏\"的另一种路径,有助于解决个人数据\"价值\"与\"安全\"的悖论问题.文章从图书馆数据与隐私的关系、信息与分享对图书馆个人数据治理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分享、价值与机制,探索图书馆个人数据治理信任模型与应用场景.智慧图书馆个人数据治理应该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信任\"基础上,以规避数据主体\"隐私\"担忧引发的信任危机.利益相关者应理解与信任隐私,实现个人数据价值有效释放,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是智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数据开放共享促进了智慧图书馆数据价值的无限释放,然而也对数据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深入剖析欧盟《数据治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内容,合理借鉴两部法律对数据开放共享和安全治理的法律规定及应对策略,结合其法理思想以及智慧图书馆发展实际,从理论指引、数据开放共享架构及数据安全治理保障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图书馆数据开放共享及安全治理的平衡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数据治理是智慧图书馆管理和利用数据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国内图书馆在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价值利用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欧盟《数据治理法》在数据共享和数据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欧盟《数据治理法》的主要内容,借鉴其成功经验,以为我国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数据共享与数据隐私之间矛盾与悖论产生的原因基础上,以智慧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尝试制定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两者矛盾的途径,以完善适应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制度,为图书馆自律条款的制定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以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模型)为理论基础,着重探究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的应用与价值。通过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模型,旨在促进图书馆数据资源的高效集聚,实现全域时空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该模型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体系的开放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符合高校智慧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需求的解决方案,以便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同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小学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大数据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智慧图书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和学习环境。对大数据时代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闫宇晨 《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1):106-112,封3
数字时代下,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意义重大。但文本数据挖掘是否属于著作权例外这一问题引起国内外学界、实务界广泛争议,也给图书馆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侵权风险。本文对近年域外相关制度改革进行梳理与反思,发现相关做法不具备法律移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文本数据挖掘的行为本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可以在著作权法框架下寻求一种“二分式”的侵权判断法,正确认定我国图书馆文本数据挖掘行为合法性问题,从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智能+"时代,探索人工智能在各行业领域创新应用的场景和方法路径,了解当前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探求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成功经验给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的启示。在分析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其核心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不断融合和迭代发展中的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物联网、5G移动网络等智能支撑技术构建"智能+"时代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管理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资源服务的泛在化与智慧化、空间服务的场景化与虚拟化、用户服务的个性化与精准化,顺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需求,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波  杨鹏 《档案学研究》2020,34(4):29-37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重塑、社会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探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内涵,提出从档案数据质量控制、整合集成、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实现档案数据善治。  相似文献   

19.
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不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图书馆研究应划清智慧与智能、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智慧服务之间的界线。若一味强调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而忽略图书馆固有属性的基础,很容易导致智慧图书馆研究\"根基不稳\"、\"价值偏离\"、\"急功近利\"。当前,避免智慧图书馆研究方向偏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理论体系结构,从而使相关研究在基本理论体系指导下沿着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道路前行。图1。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宋迎法  李新春 《图书馆》2020,(1):53-58+87
文章分析算法时代国内外图书馆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基础建立智慧图书馆协同治理中智能技术的融合模型。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面向多样化服务协同治理模式的智慧图书馆智能技术融合愿景,从智慧图书馆协同治理智能技术平台融合、文化融合、管理融合和公共利益融合四个方面分析其融合管理过程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算法时代智慧图书馆协同治理智能技术融合管理模式,提出智能技术融合有控自组织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将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智能技术融合机制运用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未来规划中,以期为智慧图书馆协同治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