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大公无私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平等和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对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提升,使“延安精神”具有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哲学和初步的治国理念,“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尝试,其所彰显的民主、平等、公正、人民主权等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仍是我们当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要避免简单化倾向,充分运用多维教学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整体性地运用多维教学资源展开问题探究,不仅是落实“八个相统一”原则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大历史视野和整体性思维方法的要求。基于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质量的考虑,提出全方位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并运用多样性资源阐释实践主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自媒体蓬勃兴起的条件下,微视频在思政课中的运用频次日渐增多,同时借助实践教学的助推,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微视频以其独特精练的"话语"呈现方式和身处其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刷新了对思政课的表达和记录方式,呈现出对传统文本的比较优势。本文以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微视频拍摄为例,分析了作为自媒体的微视频的一体两面,即它虽然以影像生成了对纲要课教学目标的表达和理解,为课程增添了活力,但也存在着历史认识碎片化、缺乏问题意识和同质化的局限。因此,若想发挥微视频在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就必须提升微视频的创作质量。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主题有长期的思考和准备,从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上帮助学生写好脚本并把握好镜头的取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