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少林寺旅游开发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社会有重大效应.对登封少林寺旅游发展的正、负方面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少林寺旅游开发的积极效应主要包括拉动效应、就业效应、事件效应、影视效应、扩张效应及品牌效应等,消极效应则指文化失真效应、商业过度化效应及环境污染等.据此,提出加强资源的保护、打造少林寺佛教氛围、丰富佛教旅游产品、合理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度等,促进少林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旅游承载力概念产生以来就伴随着旅游承载力的度量问题,旅游承载力指数是其中的度量方法之一。这个测量指数在吸取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可争辩之处。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中原渡口”的洛邑古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以洛邑古城景区为案例地,将国内网站的旅游评论作为数据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情感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游客的情感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商业化是强化非遗景区游客情感的关键,这种适度的商业化包括合理的门票价格、适度的表演活动和仿古氛围的适当营造。但非遗景区的过度商业化则会削弱游客的真实性体验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以1992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 CSSCI和CSCD中有关研学旅行的355篇期刊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 V5.8R2软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等对国内研学旅行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学旅行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至2001年的发文量仅有10篇,主要研究旅游类议题;2002年至2016年发文量逐渐增多,研究开始关注研学旅行的教育功效;2017年至今发文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主要研究研学课程设计、文旅融合、地理实践教学等。未来的研究需加强学者间、机构间的合作,关注研学旅行的思政教育功能,并构建研学旅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河南卫辉小店河古民居群保护性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旅游开发即将全面铺开之际,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小店河清代民居群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该村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河南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加入WTO,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这一背景相对应。在国际旅游发展过程中, 生态旅游备受人们关注,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吸引力增强,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现代文 明旅游重要性日益显现,会展旅游和森林旅游前景看好。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存 在问题甚多。因此,根据河南省的具体情况,今后要加大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观光农 业、森林旅游等专题旅游开发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养生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生旅游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旅游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以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为目的的一种休假旅游.透视河南省养生旅游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总体开发利用不足、整体水平不高、旅游服务知识的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这一全新的旅游消费方式的健康发展,政府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更要创造良好的旅游诚信环境,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等,以提升河南省养生旅游的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青蒿生产适宜性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青蒿素的主产国之一,全国范围内有青蒿分布的地区均在大力发展青蒿产业,但是在青蒿规范化种植过程中,青蒿人工种植基地的选取,依然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针对青蒿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种植基地选择的困惑,本课题组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蒿素含量、青蒿的生物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构建逐步回归模型。用Gis地理空间分析功能,根据青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和土地利用情况对青蒿种植基地的生产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生长在冲积土上和石灰土上的青蒿比生长在红壤土上的青蒿的生物量要高,青蒿素含量与土壤类型无关,采收期的气象因子是影响青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桂东北到西南一带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桂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的青蒿生物量最高,北部的青蒿素产量较高,南部青蒿素产量较低,自然生态条件下,桂林和柳州的北部、河池东部以及百色的西部地区为青蒿人工种植的最适宜区;如果考虑通过人工种植、改良区域内的土壤条件提高青蒿生物量,南宁、柳州到桂林一线地势较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是青蒿人工种植的理想区域,而东南沿海、平原地区为青蒿人工种植的不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题公园经过近20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型主题公园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大型主题公园进行成功因素分析,对今后我国主题公园和其他大型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有所参考。文章分析并归纳大型主题公园成功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因素,主要包括:主题公园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条件、交通可进入性、主题公园的主体因素、城市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选取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