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1.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24):28-29
主持人龙吟:在一些经典的诗词中,往往能通过一字一词总览全貌,这便是"诗眼"。诗眼,是理解诗词的一把钥匙,抓住了它,就容易深入理解诗词的主旨。有时候,"诗眼"是作者偶然得之。有时候,"诗眼"是作者事先确立,这便是所谓的"一字立骨"。诗法指津"一字立骨",也称"一字经纬",是古典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所谓"一字立骨",具体说来,即以某个核心字词(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愁"字)或关键短语(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伤离别")作为诗词作品立意的根本,使之成为整篇诗词布局谋篇的枢纽,该篇诗词的整体内容均受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主旨的表达就显得更为鲜明而集中。  相似文献   
12.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Z2):34-35
主持人龙吟:何谓"对面着笔"?佳妙处何在?当如何赏析?此一讲,揭秘"对面着笔"的奥妙——诗法指津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诗人或抒情主人公("主")在抒发对远方亲友("客")深挚的思念之情时,别出心裁地变换了描写的角度,即不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龙吟:诗词之起伏跌宕,往往借抑扬之手法实现。此一讲,乐燎原老师将剖析抑扬手法如何具体使用——诗法指津抑扬之法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它既可以用来刻画人物,又能用来突出主题。所谓"抑",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贬斥、否定;所谓"扬",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褒扬、肯定。  相似文献   
14.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20):38-39
主持人龙吟:何谓意象?叠加之意象在诗歌中能取得怎样的效果?请看下文——诗法指津当代著名修辞学家谭永祥先生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修辞新格》)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22):38-39
主持人龙吟:动静相衬、哀乐相生——这是诗歌评论中常见的评语。这种手法,即"反衬",运用得宜,将使诗歌兴味尤增——诗法指津反衬是映衬或衬托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  相似文献   
16.
一东风送暖,草木复苏,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桃红柳绿,燕语莺歌,春天,也是生机勃发的季节。远在古代,人类就有崇拜春神的习俗,世界各地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春神的神话传说。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是希腊神话中春之女神,而东皇太一(亦作"太乙"),又称"东皇""东帝""东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皇太一》汉代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更有再造与创造之分。下面这讲,便是告诉我们创造想象产生的诗作如何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19.
正什么是"廉"?《广雅》释义为:"廉,清也。"《孟子》云:"廉,人之高行也。"《吕氏春秋·忠廉》则曰:"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以上三句古语均是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做到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守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古代官吏清正廉洁的故事,读后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龙吟:中华文化崇尚曲径通幽之美感,诗词也由此多见含而不露、引人遐思之佳作。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真情漫吐,却意在言外。诗法指津 "真情漫吐",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将自己深沉的情意,从诗词作品中舒缓而婉转地呈现出来。简而言之,这种表现手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缓",即情感的表达不能过急,而是徐徐展开,饶有余味;其二是"曲",即情感的表达不能过直,而是曲折逶迤,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