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山西省太原西山五中郑强同学来信说,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强,有时文章读三四遍就是读不懂,更不用说怎样分析得透彻了。正因为如此,见了阅读题不是干瞪眼,就是回答得乱七八糟,希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郑强同学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首先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现代人,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如潮涌,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对信息的识别、判断、处理、吸收的能力,从学生时代起就要认真培养与提高。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呢?途径与方法甚多,就阅读课文与相关文章而言,应学会整体感知。阅读…  相似文献   
102.
提倡学生多写随笔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事。学生兴之所至,信笔悠悠,高唱低吟,描摹感叹,生活流动的河展现笔端,身心沉浸在写作的欢愉之中,其乐无穷。我无意于给随笔下定义。笼统地说,我认为平时觉得有事要记,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写下来的文章都可称之为随笔。我也无意于从中外文学史上探讨随笔始于何时。我认为我国很早就有随笔,结集成书的很多。唐宋以后著名文人的随笔集比比皆是。直接用随笔作为书  相似文献   
103.
现在报刊都在大力宣传尊师,发动学生写尊师的文章,这些都是好的。我自已被评为市特级教师,又被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但我总认为,自己的价值并不在于那些  相似文献   
104.
永远的情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漪 《教育文汇》2004,(7):42-43
年华似水,淘洗冲淡了人生旅程中的喜怒哀乐,赢得了心情的平静。然而,只要一想起少年时代的求知生涯,我就不自禁地激情往上涌。是依恋?是欢快?是神往?是叹息?也许更多的是感恩吧,情思无限,绵绵不尽。  相似文献   
105.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上海第二师范于漪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以学为...  相似文献   
106.
学海探珠录     
小引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蜜蜂辛勤采百花,才能酿就甜美的蜜;教师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类知识的宝库,不断吸取新鲜的养分,才能担当育人的重任。在实践中学习,从书本里学习,是我这个语文教师毕生的义务和责任。学习能使人心明眼亮。《颜氏家训·勉学篇》说:“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学得扎实,学得深入,学得宽广,就为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准备了重要的条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千古学人浩叹。语文教师工作繁重,抽出时间来经常学习着实不容易,记得有人问过我:“你在学习中最喜欢什么?”我曾答非所问地说:“我最喜欢‘锲而不舍’四个字。”只要有这四字精神,再忙也能挤出时间学。人类知识有如浩瀚的海洋,蕴藏无数奇珍异宝,辛勤的探宝人不会空手而回。我的眼前碧海空阔,珠蚌含胎,探珠是我的良好愿望,不负苦心人,也许能探得一两颗圆润耀目的宝珠。但我毕竟是个识浅力薄的探索者,一定常常探珠不获,倒是更多情形下拣来了光怪陆离的贝壳——即使如此,我仍然是满怀喜悦的。说理短诗歌德对爱克曼说:“如果我作诗人,还想表现什么观念,我就用短诗来表现,因为短诗中较易显出明确的整体性和统观全局,例如我的动物  相似文献   
107.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期的《特别关注》特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畅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探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之道。另外,本刊在《家长学堂》栏目里,将陆续刊登专家撰写的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以便与读者共同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8.
“红烛呀!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是闻一多先生《红烛·序诗》中的诗句,我不仅十分喜爱,更经常以此激励自己的思想言行。因为这些诗句深刻地道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道出了红烛精神的精髓在于始终不渝地为他人的成长与欢乐作奉献。由此,我,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普通教师,深深领悟到教师应该具有通体透亮的红烛精神,教师的天职在于对学生作无私的奉献。四十年来,我梦寐以求的就是把这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9.
生死之间     
教陈毅同志《梅岭三章》时,学生很感动,我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梅岭三章》写在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诗的小序说:“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这三首惊天地泣鬼神壮怀激烈的好诗,表现了作者面临生死关头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中我浮想联翩,想到历史上为祖国献身的志士仁人,也不由得联想到一些思想家、诗人对待生死的表现。范文澜的《唐代佛教》一书中写到了一些佛门  相似文献   
110.
名人寄语     
再过几天,第22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就要进入初赛作文上传的最后阶段,紧接着将会是更为紧张与激烈的复赛及口语交际比赛。这次初赛组委会给全市70万中学生每人发放了一张参赛动员令,初赛的参赛人数达到了历年之最。在整个初赛作文上传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与本市各所中学保持密切联系,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采访,以随时掌握赛事进程。本期特稿,我们以作文竞赛进行时作为主题,请来语文教育界、文学界的专家,中学教师及学生对作文竞赛中发生的种种进行一番回顾,留住这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