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宋人注宋诗"这一文学现象中,李壁《王荆公诗注》晚出而博采众家之长。"宋人注宋诗"的一大特点,是寓诗学批评、研究于注释之中。李壁本人擅长诗文创作,在注释中,除详引王诗的典故出处之外,还寓研究于注释之中,发挥艺术理解力,对王诗创作中的句法、字法、章法、用典、对偶、立意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王诗审美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史学与诗歌注释学都十分发达,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是"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这首先表现为诗人年谱与编年注的创立.其次,注者引用可信的史料,展现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揭示触发诗歌创作的事因.再次,对使用"赋"体、"比兴"体、典故等不同表现方法的诗句,都能考证其"本事",准确地解释意义.宋代诗歌注释推动了"以史证诗"方法的成熟,使之成为诗歌注释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何泽棠 《图书馆论坛》2006,26(3):285-288
通过孤本《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现存四卷与通行苏诗百家注的对比,总结以赵次公为代表的早期苏诗注家在总结用典之法、释词、阐释诗意及评论等方面的成就,揭示《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前三卷包括十位注者,是苏诗十注本的残余。十注本后来发展为《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类注本)。通过两个注本的对照,赵次公、程绩、李厚、宋援、林子仁、赵夔、师尹、孙倬等八人身份可以确定。十注本中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类注本中的傅=(上++下深)、胡铨、胡仔的注文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任居实等诸人的名下,这些注文的特点与所归之人的注释风格皆有吻合之处。另外,有些傅、胡名下的注文,显然出自赵次公之手。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15.
何泽棠 《文教资料》2009,(7):229-231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月兆)、何逊与阴铿、宫体诗派、初唐诗歌、杜甫的律诗等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加入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的平仄格律与律诗的对仗知识,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诗歌格律,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声律从探索到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苏诗十注之傅、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包括十位注者,其中归人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后来《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中的傅藻、胡铨、胡仔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等诸人的名下。十注中的傅、胡二注,有些明显可以看出并非傅、胡所为,而出自赵次公之手。从在十注本属傅、胡,到了百家注中分入各家的注文来看,其注释特点与风格与所归之人皆有吻合之处。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