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8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胡晓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什邡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校长”、德阳市“十佳校长”、德阳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专委会和学校管理专委会理事、省教育厅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检查评估专家组成员。2005年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专著《感悟教育》。  相似文献   
82.
【采访絮语】温和、文静的张静是那种一站上讲台就很有激情的教师,已是副校长的她,仍然兼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去年底,她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课标教材(语文版)教学大赛暨教学研讨会”的赛课,一举获得特等奖的第一名,显示了她高超的教学能力。采访她时,她却一点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我的教学没有什么特色,我只是对教学有一种爱好,愿意去探究,喜欢去反思,更希望多学习。”简阳市教育局办公室的小田老师这样评价她:“爱学校胜过家庭,爱学生胜过自己,爱学习胜过恋爱。是一位思想成熟、教学过硬的教师。”【课文】语文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课《征友启示》  相似文献   
83.
一所学校有一万个理由看轻分数但没有任何理由怠慢幸福——题记  相似文献   
84.
任教之初,以“目标激励教学法”的教学改革,较早注重“减负”。且教学效果一路攀升而闻名全市;任校长之初,让一所濒临倒闭的农村薄弱高中起死回生,创造了高考上线人数增长76倍的奇迹,并产生了1名高考作文状元、1名北大学生,被誉为“中和效应”“中和现象”“中和精神”;任教育局副局长之初.不仅使区域教育质量迅速提速,在其后被选拔为“援州干部”。使受援的昭觉县教育质量从凉山州的第十六名提升到第二名:任教育局长之初,其主研的课题获得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刘绪国。这位传奇型教育局长的人生足迹。似乎在昭示一个久违了的职业精神。那就是——“忠诚在前,职位在后”。  相似文献   
85.
场。【故事】张冬梅《一米的认识》 时间:2009年11月。 地点:浙江大学“千课万人”活动现场。 课堂主要事件:四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米有多长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学生对l米有多长的认识,让学生量一量自己身上哪里离地面足1米:在讲清合作要求后,  相似文献   
86.
今天我们再谈自主学习,不应该还停留在表面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应该从课改之初的关注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设计是否为学生预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进程中学生有无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转向关注  相似文献   
87.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9,(11):18-19
这是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师,阳光与青春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是一个能够发挥个性与创造性的教研组,从墙上的贴图,办公桌上的教具,甚至造型独特的笔架,都能够看得到组员的用心。  相似文献   
88.
柏继明,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北京市小学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是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劳动模范,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昌平区十杰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9.
一、选择课题,梳理内容 课前,李勇老师曾经和个别学生交谈,了解学习状况。课始,李勇老师就学生用旁批的学习方法入课。他随手拿起同学的课本,以“多好的学习习惯呀”、“如此多的批注”两个赞赏后,提出“六年级的学生,读一篇文章,一般会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然后以两种写法板书课题(见下),让学生读完课文章后,看哪一种最符合自己的看法。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0.
名师以其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学艺术与风格让我们心存敬意,如果我们把名师们共同的东西抽取出来,我们会发现,这些共同的东西是对教育事业最真诚的热爱和对教育真理的执著追求,而对教育真理的执著追求具体体现在对教育本质的探寻。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提出,学习名师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是信守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