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51篇
科学研究   19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色彩义是附加在词的概念义之上的某种附加意义。论文主要在俄语和维吾尔语中有形象色彩意义的词义方面进行对比,阐明两种语言形象色彩义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12.
《史记》是汉语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在词汇方面富有特色,而且在语法方面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马氏文通》早就指出:“《史记》往往同一句法,‘於’字有用有不用者。”本文在对《史记》全部名词性补语作了一番考察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史记》“‘於’字有用有不用者”的句式特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3.
13岁那年春天,阳光特别暖和,柳树开始抽芽。当脱下穿了一冬的厚棉袄时,我惊恐地发现胸前长出了两个硬硬的小疙瘩,严厉的妈妈整天为她的工作忙碌着,除了不停地要求我好好学习、吃饱  相似文献   
214.
新课程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各部门主要采取诠释“课程理论”的主题培训方式,让教师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政策,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从思想上、舆论上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对教师培训则侧重于“专题研讨式”、“行动研究式”、“案例分析式”培训,即以新教材实验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主题,进行平等交流、对话,把培训和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解决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15.
金砖与金屑     
那次,我去看望小学老师,她已年过花甲,因脑血栓而致瘫,依赖上了轮椅。我也为人妻了,师生俩聊起了“幸福”。  相似文献   
216.
大笑瑜伽并不需要瑜伽功底,只要会笑的人都能参加——在中国不少城市,大家可能也见过这样的一群人呢。但你知道这个潮流的起源吗?  相似文献   
217.
论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可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两大类。所谓被动句,就是说它的主语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远比现代汉语复杂,可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有标志的和无标志的,这是第一种分法;一般的和特殊的,这是第二种分法;简单的和复杂的,这是第三种分法。有标志的被动句,如《韩非子·说难》“弥子瑕见宠于卫君”,“见”和“于”就是一种标志。无标志的被动句,如《战国策·齐策》“今婴子逐,盼子必用”,“逐”是“被逐”。一般的被动句,可拿意义或被动标志为依据去识别,如前举有标志的和无标志的二例。特殊的被动句,如《公羊传·庄公28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伐者  相似文献   
218.
介词“於”字在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该用“於”字,什么时候不该用“於”字),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已久的重要的语法问题。王力在指导研究生时说:“我们可以做一篇文章专谈《史记》中这种所谓省略‘於’,字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用‘於’字,在什么情况下不用‘於’字。”这种建议,以点带面,显然有助于说明“於”字在古汉语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根据个人的考察,“於”字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於”字的有无,严格地说不是由句式决定的,而是由补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决定的。换言之,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就句式看,“於”字有无是任意的;而就补语意义看,“於”字有无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219.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和邻近的社区联谊组织活动,我带着学生步行前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各种各样的商家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我的注意力很快被周围的“亮点”给吸引了,思绪也不知不觉飘到了那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不知何时学生们自发背起了《大学》,起先这声音是微弱的,随后越变越大。看来每天让他们在中午读10分钟的经典没有白费,我收回目光重新审视他们。学生们像是得到了肯定,背得越发起劲了,就连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小平,脸上也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学生们越背越整齐,越背声音越大,越背也越骄傲。他们先背《大学》,接着背《…  相似文献   
220.
清真饮食已成为民族团结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之一。随着在广州高校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以及清真饮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师生的认同,广州高校清真饮食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广州高校开展清真饮食现状调研,分析当前广州高校在清真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通过"政府导、协会推、高校促、企业创",把广州高校清真饮食的服务工作打造成民族宗教工作的一大亮点,为广州高校在清真饮食领域增强民族团结,交流民族文化,维护校园稳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