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要体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专业理论是科技档案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条件,而坚持改革是实现科技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2.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繁荣自己.哈萨克族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也是在与各民族的交往与交流中形成的.令人惊奇的是,处在遥远南面的印度佛经故事,竟在哈萨克民间文学中重现.下面,将通过对叙事长诗《麻斯胡特》与《恶雨》的分析比较,谈一谈外来文化对哈萨克民间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小板凳     
l气呀.乙体,』.直5剑上互5一l刁嵘夭戈真听话,了25澎勺场下6 16一‘衫气万,主立。创昼直.2一t乡疚我一之筹幼场,压。咧互孟卜l戎精妈妈J决坐一卜。.5一戮小板凳@再耕 @王全仁~~  相似文献   
34.
作为实验小学,我们始终将“实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科研课题为龙头,不断弘扬“实验精神”和“实验文化”,开拓创新,走实验立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我们抓住契机,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一前沿课题,形成了“学校核心课题——学科特色课题——年组研究专题——教师个性专题”课题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5.
进入考试的数学开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雷  戴再平 《数学教学》2004,(1):F002-F002,1,2,3,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数学开放题的教育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同.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已为数学开放题在中学数学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这是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它打破了传统封闭题长期一统天下的现状,这必将为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促使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36.
37.
批评性报道的采访技巧和角色把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评性报道往往是在对多重矛盾的层层剥离中揭示事件的本质,客观记录是指在这种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主题先行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臆断。记者的本质是记录者,在批评性报道的采访中,首先要使自己的状态从对主题事件情绪激动的目击者转为冷静客观的旁观者,这种调整是持续性的,应该贯穿采访始终。 “焦点访谈”反映309国道山西段交警乱罚款的节目《罚要依法》所揭示的矛盾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应该承认,就这个节目本身的选题而言,没有太多的新意,反映的是一个长时间被新闻界关注的老  相似文献   
38.
让教材走向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然追求。教材走向学生的内涵是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及以此为中介所实施的教学应“尾随”学生,“书”与“教”应围绕学转。对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应关注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即了解学生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可能性和超越性特征,尊重学生的内在本性,珍视学生发展的自主权,让每个学生的心灵更为自由;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9.
单庆国  戴再平 《数学教学》2003,(1):20-22,16
当前,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之势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其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所不可比拟的。通过这次改革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中考是义务教育后首次甄别选优性质的考试,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关于2002年初  相似文献   
40.
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令不少实践者“鱼跃阔海、鸟飞高空”。走进新课程,笔者惊喜地发现:数学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们探索着、合作着……不时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欣喜之余,笔者也产生了些许想法,现撷取新课程研讨课上的一些现象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