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编研工作的联动 ,是指有关的档案部门合作开发各自收藏的档案里的信息资源。这不是新问题。翻开许多有关编研学、档案文献纂学的论著或是教科书 ,不少作者提到了档案部门之间合作的问题 ,也就是联动。联动在实践中也已经实行了。电视专题片《档案里的故事》,是由上海市档案馆牵头 ,集合了好些区县馆、专业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的力量 ,拍摄 10 0集的初步目标才有望在最近实现。总数达 2 0余卷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档案资料汇编》,也是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科院等牵头 ,联合全国十多家省市档案馆 ,编纂工作才杀…  相似文献   
12.
7月至 9月 ,上海市档案馆在荷兰鹿特丹举办“上海的变迁”档案图片展。鹿特丹市市长 Opstelten先生、中国驻荷兰大使华利明 ,参加了开幕式和剪彩。鹿特丹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已经经历了 2 0个春秋。在此期间两市人员交往频繁 ,交流项目相当丰富。由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这个档案图片展 ,也是两个友好城市间的交流项目之一。这个由 178幅图片组成的展览 ,撷取上海城市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 3个断面——开埠之初、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镜头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150多年来中国最大的城市的变迁。展览中展示的南京路灯火璀璨、外滩…  相似文献   
13.
一、工商团体概况凭籍宋元以降逐渐兴盛起来的商业和手工业,上海在明清时期已成‘’东南都会”,1842年开埠以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工商百业随之发达.遂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就目前所知,至少在清初,上海就有会馆公所出现。这些会馆公所,有些是地线性的,有些是业缘性的。业缘性者固然是一种行会,成为后来同业公会的前身;地缘性的,由于主要成份也是商人,视为同一地区的商人团体也未尝不可,后来逐渐向同乡会方向演变。通常,人们认为顺治年间创立的关山东公所是上海最早建立的会馆公所,由此可知在广东、浙江商人相继在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追忆》的撰稿人,要来说《追忆》的文字,总有王婆卖瓜的味道。古人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把破扫帚,尚有如许身价,偏爱点自己的文字,也是人之常情吧。《追忆》初稿出自好几位同人之手,笔者不过其中之一。说说它的文字,严格说来,恐怕还算不上自我吹嘘。 讲到《追忆》,要从上海市档案馆1994年举办的图片展览《旧上海掠影》说起。这个展览,搜罗馆藏的数百幅历史照片,以再现上海近代历史风貌。报纸上一报道,职业敏感性极强的几个出版社编辑闻风而来,抢着约稿,要把展览的图片编成画册出版。比较各家出版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方自治现在不大有人说起.一百年前,倒是弄得很热闹.先是闸北一班士绅搞了起来,后来南市(当时还是上海县城)的士绅们搞得声势更大,选举了一批议董(大约相当于市议会会议员),还有办事的经董.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补官府力量的不足.一时间修桥筑路,设置警察,还颇有点样子.但也只是在清末民初热闹了不到几年而已,没有钱,办不了更多的城市建设,也养不起一批公职人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原因.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一纸上海地方自治公所发的<地方公债票>便是一件物证.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两封70年前发出的信,现藏上海市档案馆,还值得一读。 一封是李宗仁给张发奎的: 向华志兄勋鉴:日前来沪,朗如、若鹄二兄过谈兄等救党宗旨,极其佩慰。吾侪由两广出发北伐,努力奋斗,莫逾于四、七两军;牺牲最大,亦莫逾乎四、七两军。诚以  相似文献   
17.
1987年8月27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了上海市档案局馆,对档案工作的发展作了重要的讲话,并题词"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改造振兴上海服务."  相似文献   
18.
台湾行     
5月5日下午5时从香港起飞,不到2小时,“中华航空”的飞机载着我们上海市档案馆一行4人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出得机场,天已经黑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吕芳上所长,早已等候在出口处迎接。他1994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开会时与史梅定副馆长相识,后来来过上海,笔者和此次一起访台的陈正卿先生都与他见过面。蒙他亲自驾车来接,着实令人感动。 学术座谈会上 我们到台湾主要是参加吕所长发起的名为《档案与近代史研究》的学术座谈会。到达的第二天,即5月6日,会议在近代史所档案馆报告厅如期举行。说是学  相似文献   
19.
毋相忘     
“长相忆,毋相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78级的毕业生大概都不会忘记这句话。与其说它印在了毕业纪念册上,一翻开就能见到,毋宁说,它印在了我们心头。屈指算来已经14个年头了,我们在集贤堂前拍了毕业照分手,但是有两件东西却是时时牵挂心头。一件是纪念册.一件就是我们编的IO册《青年史学》。那是一个奇特的岁月.不少人可能会认为是峰峰岁月.而我们这一群却想潜心多读点书,多充实一点自身。于是岁月就不那么“蜂蝶”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似乎也不存在.有的只是教室和图书馆之间的两点一线。然而.若是说息丝儿少年…  相似文献   
20.
档案馆文化产品的开发——以上海市档案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绍霆 《中国档案》2004,(12):40-42
上海市档案馆在闹市中心的外滩开设了对外服务的窗口,这不仅仅是档案馆地理位置的变化,更是档案工作理念的变化,也必将引发工作内容的变化。文化产品的开发,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