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裁判亮分     
人人都可能做梦、说梦 ,不同的人做的梦、说的梦也往往不一样 :梦魂颠倒的人免不了白日做梦、痴人说梦 ;身心健康的人常能进入美好的梦境 ,实现自己的梦想。本期所选的三篇同题文章各有千秋。谢金堂写的是不同时间所做的四个梦 ,通过这几个梦曲折地反映了他希望尽快成长和改变家乡面貌的美好心愿 ,文章的构思巧妙 ,且有新意 ,语言流畅 ,梦笔生花。李昕青的习作写一个小男孩常说的那句“梦话” ,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献身的故事 ,有虚有实 ,而以写实为主 ,语意含蓄 ,但是不够明朗。竺伟的作文集中笔力写一个“梦” ,抒写了梦中所见、所想、所说…  相似文献   
22.
历史的列车滚滚向前,很快就要驶进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回顾即将过去的近100年推广普通话的历史,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喜悦,也深切地感到今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我看来,20世纪中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3.
汉语规范化是一个老话题。那么,为什么现在还要来议论这个题目呢?这是因为:对于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语言学界内的认识虽然比较一致,但在其他战线和部门,人们的认识往往是见仁见智、大相径庭的。 比如1978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语言是活的东西》一文,认为“在社会上切不可搞什么‘语言规范化’(这与推广普通话是两码事),否则就要限制语言的发展,使之僵化”,文章还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好些善于使用‘不规范’的乡言土语的作者所写的小说、文章,却显得生动,使人感到亲切,而用‘规范’语言堆砌出来的东西,则往往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这篇文章所表述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说明还有不少人对干什么是  相似文献   
24.
本在《近百年来湖北省汉语方言研究综述》一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1979年到现在20年中湖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一,汉语方言研究成果空前丰富;二.运用比较法和两个“三角”的思路与方法使湖北方言研究更加深入,细致;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而以微观研究为主,接着分析了我省方言研究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最后简略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裁判亮分     
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捏造的消息。”从古到今 ,它与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让中学生以“谣言”为题 ,运用不同的文体写文章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期所发表的三篇同题作文 ,王玉芳写的是一篇记叙文 ,这篇文章叙述“我”为母亲带封信给同座的男同学这件小事而引起同学们的猜疑和议论 ,这部分内容是扣住了“谣言”这个题目的 ,但是用五个自然段的篇幅来记述“我”三次写检讨书的经过与感受 ,就似乎与谣言没有什么关系了。马芮的文章主要运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抒发了对“谣言”的感受与认识 ;“谣言是柄利剑”、“谣言是…  相似文献   
26.
30年前.由蜚声国内外的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吕叔湘、丁声树两位先生主持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重要的中型辞书.“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国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所公认。”“它经过多年的缩纂修订,其准确性、规范性、权威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7.
肖平同志写的《墓场与鲜花》是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新中国某大学的一对男女青年——陈坚和朱少琳——的爱情和悲欢离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六十年代是大学中文系的同学,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慕,建立了纯洁的爱情,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对青年先后受到“四人帮”及其爪牙的疯狂迫害和打击,但他们都不向害人虫屈服,共同的命运和坚贞的爱情,把他俩紧紧连在一起,朱少琳在出狱之后,主动要求离开首都,来到了荒凉的边塞农场,与陈坚生活在一起,获得了团  相似文献   
28.
评语     
谁都希望生活充满阳光,谁都渴望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是人之常情。因此,“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每个人对这个题目都是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的。高丹同学写的这篇文章包括三个片断,第一个片断“历史回眸”,是对西汉的文学家兼史学家司马迁的回顾。司马迁坐监狱、受腐刑,历经“凄风苦雨”,但他从监牢出来以后,忍辱负重,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从而感受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欢乐。第二个片断“经典回放”,写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圣提亚哥的故事,这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临危不…  相似文献   
29.
简评     
《“近墨者黑”与“出污泥而不染”》是一篇比较好的议论文。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本文的内容集中,观点鲜明。“近墨者黑”和“出污泥而不染”都是出自我国古典作品中的名言,用这样的名言作为题目来写文章,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把握得好。可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将“近墨者黑”和“出污泥而不柒”作为两种不同  相似文献   
30.
我与华元林的交往始于 1984年。当时我受命担任《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主编。记得刚到编辑部 ,就看到华元林一篇题为《以教材为例子开展作文教学》的文章。文章具体、实在 ,反映了作者在作文教学中的艰苦探索和创新精神 ,很有推广价值 ,便在杂志 1985·2期上发表了。之后 ,我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周报》等报刊上经常读到他的研究文章 ,知道他的确是一位基础坚实、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优秀教师。近 10年来 ,由于参加全省、全国的语言工作会议 ,调查方言和探亲 ,我经常到襄樊 ,也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