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42.
美国州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在本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支持下,组建巨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努力与产业界共同创造具有“聚集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开始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学术地位也相应迅速上升。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具有复杂的合作关系网络,实现了产学的“无缝对接”,超越了技术转移模式。这种成功的科研组织变革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4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而当前的产学研合作局限于"短平快"的项目.基于长三角的实地调研(半结构式访谈),建议高校要整合校内的科研力量(组织内的整合),并建议地方政府更大力度地支持高校与产业界共同创建大型的研发平台(组织间的整合).这些研发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它们集聚了产学双方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针对关键的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相对完整的创新链,达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美国大学的伙伴关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与当地、地区、全国和国际的各类机构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创新变革。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同行提供一个分析这种伙伴关系的基本框架。文章简要地描述了大学层面、部门层面的伙伴关系情况,分析了美国大学建立伙伴关系的目的和缘由,并扼要地总结了若干条可供中国同行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论文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等理论,把政产学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所需要的网络交流机制(或称政产学合作的动机)分成三种机制(或层次):物质交换、信息沟通、知识交流,并对应三种创新类型:消化吸收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人才开发和利用应是政产学合作的核心任务,三种机制的有效运行需依靠人才,也是为了促进人才能力的释放和提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多所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地调研,论文阐述三种交流机制的概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呼吁政产学合作的重心应从物质交换层次转向知识交流层次、人才培育和开发上来.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艾莫利大学合作举办的"技术创新:产生经济成果"项目。该项目是一个管理学、法学、工学等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项目。文章概括了该项目的课程体系和核心活动,并分析了该项目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47.
2011年6月11日,民盟上海市委主办的"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民盟上海高等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盟员学者7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并有多  相似文献   
48.
共同资助聘任是指高校校内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与传统院系共同资助教师岗位的聘任模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采取这一模式促进跨学科研究,本文以该校的儿童、青年和家庭研究联合体和5个学院间的共同资助聘任为例,介绍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确定资助领域、院系提交提案、委员会审议提案、院系遴选教师、实施共同资助聘任以及评估方式。这种聘任模式具有"极易‘嫁接’,容易‘存活’"的特点,同时,应对聘任于跨学科项目的教师在个人晋升方面赋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49.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耶鲁大学治理结构的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耶鲁大学董事会的运作变革,以及耶鲁大学的行政架构和理科教授会的学术治理,并指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交融是耶鲁大学治理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