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鲁迅笔下《少年闰土》中有关于“猹”这个字的解说,大多数老师教学时读chá,哺乳动物,状如小狗,凶猛伶俐;喜欢吃瓜,全身长着灰毛或褐色的毛,脚上有尖锐的长爪,掘土筑窝很锋利。如此一说应不会错,但本人觉得这么说有点不妥。我参考了几种工具书对猹的注解。《辞海》:zhā,獾类的  相似文献   
22.
对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部分要素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高级职称人员承担本科生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网络课程等问题,特别针对军队院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强调需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全社会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工作评估标准的发展问题,可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24.
所谓责任美德,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美感认识。“百善孝为先”,近年来,昌邑市外国语学校把育人为本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遵循先做事,后做人的理念,开展德育工作.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以“四点四会”(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为主线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擦亮了德育工作的品牌。  相似文献   
25.
所谓“编读双向感应”,简言之,是一种编读主客体关系,它是指传媒在赢得读者和读者对传媒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存在于版面编辑与普通读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感应关系。这一关系呈递进式循环往复特点,把握、遵循了其中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就能够使这一关系表现出良性循环,否则为恶性循环。“编读双向感应关系”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