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能回避劳动争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劳动争议数量迅速增加,集体劳动争议频繁出现,处理不当,将会妨碍高等学校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正确分析高校劳动争议的特点和成因,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及时化解矛盾,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趋于平稳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教学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特点,清华大学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配套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并构建了新型的教师队伍模式。建立健全配套体系,为教师投入教学构造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充分保证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率先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教师教学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并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婉华 《师道》2002,(2):23-23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不能把他们仅仅当做追求升学率的工具、手段,年复一年地“满负荷,低待遇”,日复一日地“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不断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长期的升学压力,长年的疲于奔命,哪有机会继续提高,哪有时间补充新知?我们也要对教师的一生负责,教学也只是教师生活中的一部分而  相似文献   
14.
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首先从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系统阐述了劳动、劳动力、劳动者、劳动价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教师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即当期薪酬制度和延期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人才强校是高校谋求发展、争创一流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人才强校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高校间的人才流动本应是规范化、逻辑化、条理化的,而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问题。作者在分析理性与非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对人才流动过程中的非理性问题进行探讨,对非理性现象出现的背景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用理性指导非理性,在国家、高校、个人三个层面上引导人才流动向理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德育工作举隅──谈“偶像崇拜”刘婉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许多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赶时髦、赶潮流”的误区。面对学生的这一心理误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是对他们采取粗暴压制的态度,一棍子打死呢?还是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高校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合教师劳动的工资制度;最终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特点,清华大学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配套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并构建了新型的教师队伍模式。建立健全配套体系,为教师投入教学构造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充分保证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率先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教师教学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并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