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明清八股文作者并不一味地遵循正统,他们本来持有游戏的态度,将流行的俗文学——小说与八股文融会贯通,藉以契合其游戏初衷。游戏八股文大多是场外之作,作者以各种方式纳入了小说要素,使其形式、风格和内涵都存在差别,总体而言,不同类型文题的游戏八股文与小说的笔法和意旨均形成了一种对应。  相似文献   
22.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不断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电子书包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老师们在数学教育中开始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23.
“仁”的概念在儒学诠释中意义重大。孔子立足于现实生活,以“仁礼互释”赋予了“仁”极大的实践意义,但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以及所形成的“六经”为本的诠释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诠释。“比类”与“征实”思维的诠释方法在经典解释中较为重要,二者也体现在汉儒的诠释方法中。一方面,在比类上,汉儒注重“类感”的形象思维,而宋儒发扬了“比类而推”的抽象思维。另一方面,汉代以“古文经学”为代表的实证诠释思维即使在宋儒如朱熹者亦有吸收,且对清代汉学立场的经学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阮元作为“汉宋之争”的关键节点,对宋学方法的“臆断”之弊与汉学方法“株守”之害进行了反思,但并未完全否定其中任何一方,而是将“仁”的诠释复归到接近孔子本旨、以汉学方法为基而兼重义理、以“通经致世”为宗旨的“实学”实践诠释中。  相似文献   
24.
在分析现有的细节保护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度预测的图像椒盐噪声自适应滤除算法。对于信号像素,保持灰度值不变。对于噪声嫌疑像素,利用对邻域灰度相关量化分析和定义的灰度相关函数作为信号邻域相关性的度量,并将该系数作为预测滤波算法的阈值进行判别。根据像素被判定为噪声或有效信号的概率,自行调整滤波强度,减少图像滤波处理中的细节损失。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噪声滤除能力、细节保护能力以及运算效率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李涵秋的小说客观的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代狭邪小说也有自我的独特价值,它将小说的表现对象由繁琐的家庭故事改为特殊的社会故事,将展现感情为主的清代人情小说转变为展现士人生活为主,确定了自身的历史地位。但由于表达"情"与"社会"范围的限制,狭邪小说对比于社会言情小说有着巨大的缺点,从而导致了它无可挽回的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26.
通过利用安全中间件技术来有效的实现数据库信息安全,研究并实现了全新的一个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保密传输和数据秘密同态操作于一体的网络密文数据库安全中间件整体解决方案,试验表明证明该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安全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7.
明清小说作者十分熟悉八股文的语言风格,转作小说时很难摆脱原有的束缚。小说作者将八股文骈丽的语言以及引用书经的用语方式应用到小说写作中,形成了"以时文为小说"的八股笔法,尤以语言风格最为显著,这使得明清小说的语言被雅化了,并具有鲜明的八股色彩。  相似文献   
28.
从1897年第一台柴油机诞生以来,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柴油机技术出现了三次质的飞跃。其中最为显著的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后,柴油机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借助计算机的功能实现更为复杂的控制,提高柴油机功率,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汽车的故障是部分或全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故障。汽车故障的产生是一定规律的,只有掌握了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了解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使用汽车、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30.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从一个切合实际的学科目标为立足点,激化出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在立足学科认知目标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构建具有张力的课堂学习模型,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的平台,并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所以,构建有张力的基础教育课堂,就是基于对学科知识的某些点的认知,通过学习者——教师、学生的积极活动,动态地构建一个由多个有效学习点相互牵引、又各有突破,产生多向延伸轨迹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