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择是整个教育科研活动的起点和难点,决定了教育科研活动的方向、价值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工作的成败。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实践工作,所从事的教育科研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科研实践表明,中小学教师在选择教育科研课题过程中,经常面临许多困难,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科研选题问题,必然导致科研的失败。解决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选题问题,是引导他们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前提。本就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要全面、科学地实现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架构和实践提升,还需要准确界定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科学确立其结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是指小学教师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获得并保证小学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素质。根据社会时代发展求、小学教育发展特点和小学儿童发展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可以确立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四个基本方面,且四个基本方面的具体内容随着小学教师专业的成长而日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是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适应的不是学生,而是为适应学生本人以外的东西。我们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玩花样、作秀、做假,使原本适应学生的公开课教学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在公开课上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是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1]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适应的不是学生,而是学生本人以外的东西(如适应单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或听课教师的需要等)。为适应学生本人以外的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实施心理教育,而实施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心理教育能力。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揭示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探讨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学科教师学科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心理教育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的能力,具体地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学科心理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同发展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师是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开始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教育实践。由于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明确,导致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应当明确“心理教育”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明确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依据、策略、师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