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良好的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育工作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家  相似文献   
15.
校园是学习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致力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审理当下校园生活,关涉幸福的校园重构成为哉们应有的使命和现实的课题。当下,幸福校园的实践路向在于:建构学校幸福愿景;转变校长领导方式;塑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解读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分析其趋于"完整人"的人格结构层次、发展动力和发展阶段,旨在探求荣格人格理论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观照"完整人"的重要意蕴,必须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校园是学习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致力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审理当下校园生活,关涉幸福的校园重构成为哉们应有的使命和现实的课题。当下,幸福校园的实践路向在于:建构学校幸福愿景;转变校长领导方式;塑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中,人类的生命意识在凸现。现行德育范式应转向探寻生命维度,并视“生命”为思维原点,形成德育的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本文在多维解读生命内涵的基础止,着重指出关注生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9.
刘毓航  马力 《文教资料》2014,(23):90-94
打造"魅力阜师"是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全方位立体构思与宏阔建设的重大项目版块,也是学校转型升级情势下发展路径的集中体现。其内涵由五大板块组成:历史文化魅力、核心价值魅力、专业特色魅力、社会责任魅力和科研创新魅力。"魅力阜师"赋予每一个板块以相应的目标定位,并基于对学校现状的精准认知和中长期发展定位的集体构想,结合转型升级的大背景而谋划出魅力阜师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