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侧重于国与国之间的威胁、武力冲突及利益冲突问题。随着生态平衡的改变、环境压力的增加,不少国家已开始关注来自自然的威胁.特别是因人类自身活动的失当而导致的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即所谓国家生态安全问题。国家“十五”计划强调要“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从根本上来讲.“十五”生态建设的重点应加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相互关联的生态网络控制体系和生态维护与重建机制,并保证各级生态站点之间的生态链结、生态畅通及生态延展.从而保障宏观生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旅游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坐落在湘西的凤凰古城近几年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大有超过其合理容量之势,使得古城内原本保存完好的文化资源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为了使古城的文化景观得到有效保护、文化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我们试图引进GIS技术来建立凤凰古城文化景观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目标和功能、系统设计、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功能模块的实现等过程的论述.可以得到结论:将GIS技术应用于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管理是可行的,甚至可以代替传统的管理手段;采用组件式GIS技术建立古城文化景观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功能,特别是其中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提高管理水平以及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文化的发达程度是同时期任何国家难以媲美的。它以中原地区为辐散的热源,以强大的渗透力逐步向四周扩散,其影响的范围南涉东南亚,西经中亚直至非、欧,东传朝鲜和日本。这种影响尤以在东亚范围的影响最深。就日本来说,它位处汉文化圈的最东部边缘,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遍及各个方面,从政令体制、文化构成到社会风俗等,无一不显示出它与汉文化的“同族亲源”关系。现仅以日本地名为窥孔,探视一下日本地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深刻程度及其原因,从而为探讨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增添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开展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深化绿色教育理念的需要。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依托,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及其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如何改进和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一诞生,便与大地母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取给于大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地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从战国时代开始,一门在古哲学指导下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学,开始形成。其间,阴阳观念及其有关的气论思想和大地有机学说,对风水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大地为母”的思想则是风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教材创新与高师旅游地理课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改革创新后的我国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材,在思想观念,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等,都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实际应用价值。超脱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高师旅游地理课程可以此为借鉴,应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其教学思想观念,学科体系框架和学科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广角度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21世纪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学生环境知识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对湖南永兴第一中学、衡东欧阳遇中学的环境知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初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生环境知识教育的现状:农村中学生环境知识欠缺;环境意识不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没到位;尤其是环境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佳、质量不高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有结合实际,本着“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理念,才能探索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而增加教育资金.营造良好的环境知识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等,是其重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魏源(1794—1857)为湖南隆回县人,是晚清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也是一位地理学者。魏源生逢乱世,有感于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颇致力于兵、食二政的研究和著述。他晚年侨寓江淮,目睹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之经过,“忾然触其中之所积”,于是发愤作成《圣武记》一书,以励国人。该书虽是一部关于清代历史的专著,但于有关军事者论述尤详,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魏源的军事地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环境教育地位得到提升,传统的环境教育思想受到冲击,根据新课改理念,按照以学生为本、趣味性、前瞻性和校本性原则,创新环境教育的前提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和学法;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丰富环境教育资源和方式;探索独立设课式环境教育模式;健全环境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与所在地域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人体的气候舒适度与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等条件有关。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指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