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中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大、中学环境教育对接问题,既是解决大、中学之间环境教育脱节问题的需要,又是优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需要。要搞好大中学之间环境教育的对接,应该从环境教育的知识体系、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对接口入手,在坚持五个原则的前提下,抓好如下事情,即:实施“同目”措施、合理定位角色、加强合作交流、优化对接具体工作程序、抓好师资培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材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等。  相似文献   
72.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国际环境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环境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环境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际环境教育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本课题针对国内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模式、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知识体系相近的地理学科为依托,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整合,开辟培养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新路子,以尽快满足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需求,并推进我国中小学环境教的课程模式由目前的多科渗透式向独立课程式的方向发展。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必须把环境教育列为必修课程的有关要求,环境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高师院校"一目标、四途径"的基础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和推广,为解决当前形势下基础环境教育师资的燃眉之急,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本质来说,地图(Map)就是客观地理实体的一个映射(map),地图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随着3S技术的发展,地图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进行区域旅游规划也离不开地图。但传统的制图方法满足不了信息时代的需要,必须将GIS、RS等新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制图领域;那么在区域旅游规划当中也必须利用GIS等新技术才能高效率表达规划成果。本文以湖南省衡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GIS和RS集成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制图中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将RS和GIS技术应用于区域旅游规划制图的主要技术途径。所提出的技术路线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5.
环境教育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基础环境教育在落实教育部关于把环境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的精神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环境教育师资的紧缺问题。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主动对接基础教育,积极解决基础环境教育师资之困。全国环境教育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以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点,大胆尝试,提出了“一目标、四途径”的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新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6.
根据整体性、科学性、辨证性、针对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从环境教育教师队伍、领导班子、科研力量、综合管理、课程实施等方面选取10个指标群、25个指标类和近百个指标观察点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7.
地方院校师范生从教预期及其调适策略——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地方院校师范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时湖南省4所地方院校10多个专业师范生从教认知的4方面现状进行网络和实地样本调研,发现了当前师范生从教预期存在着4组较为普遍而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78.
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开展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环境素质的提高,而且可服务于高等师范院校主动开展与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对接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为题,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要尽快在全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环境教育的形势,结合国内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为依托,采用"一体两翼"的形式和"一目标、四途径"的方法,培养、培训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以此开展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有效推进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79.
刘沛林 《中国考试》2002,(10):60-61
葫芦岛市招考办在八个方面实现了考试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80.
文化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两大重要分支学科。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历史地理学研究因人的活动导致的地理环境的变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是文化地理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可以为该区的文化地理提供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